天天百科

你今天三省吾身了吗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你今天三省吾身了吗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机敏的人,善于忖度别人;智慧的人,懂得分析自己。

人生在世,皆有因果,与其向别处投石,不如向自己问路。

不怨天,不尤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行。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世上总有难成的事,难过的坎,遇到不可怕,可怕的是解决不了它。

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如同隔靴搔痒,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才是釜底抽薪。

《论语·学而》中,曾子在回答孔子提问时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都多次自觉省察自己,

查看为别人做的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的学

业是否温习了。简而言之,就是自查“忠”“信”“习”的功夫。

自省的精神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历来为古代士人所推重。孟子提出了“反

求诸己”。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

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在《逐贫

赋》中说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意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就可以避

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

勉。”

《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人生哪有侥幸,自作自受而已;聪明的人自担因果,愚蠢的人常怨别人。

又说:“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事有不顺,从自身找原因,弃恶扬善,必能改命。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修行这件事,向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谁也代替不得。

小善报近,大善报远;近报福轻,远报福重。今人我们这个世界行善的人并非没有,可是能够坚定长久地做下去的却不多。因为他做了几件好事,中间遇到挫折,就荒谬地认为天地万物的规则难以知道,对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也产生了怀疑,修行至此半途而废。这都是求善报速成之心所耽误的,欲速则不达。

与其管别人的闲事,不如自己好好修行。

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非常公正,对众生一视同仁,不会偏袒任何人,却眷顾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

行善积德,上天都看在眼里,记在因果簿里,待到善果成熟,上天就会给你降下福气和福报。积德,可以改变命运。

太上曰:“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年做好自己,往后受用一生。

修行是自己的事,功德是自己的福,修行靠自己,福田从心生。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学会常思己过,不责于人,才真正窥见了“大道”的门径。

既不要受别人影响,也不要对自己失明。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

行善积德,积攒的福气和福报,可以惠及子孙后代。

人生是一场事关自己的修行,凡事休向他处觅,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关注晟道人公众号,学习更多国学文化!

如果觉得《你今天三省吾身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