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腊八粥的引进和寒食节的消失来看民俗发展的趋势

2023-07-06 分类:养生资讯

各地的民俗不一样,有些民俗已经流了传了几千年,有的民俗是刚刚流行,有些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了,有些区域性的民俗却逐渐在全国流行了。

腊月初八大多数家庭都会喝腊八粥,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腊八粥的来历。都把腊八喝腊八粥当做我们民族的传统民俗,其实不然,喝腊八粥还是一个地道的舶来品,是从国外引进的。

腊八粥是与佛教有关,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成道之日,各地寺院都会在腊八这一天集百家粮为粥,以为纪念。

粥就是很养生的食品,由多种粮食熬制的腊八粥很养生,腊八粥逐步成为民间的重要民俗,可见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已经水乳交融,很难分清楚。

腊八粥在各地的做法五花八门,但功效差不多,补脾胃是腊八粥的养生功效,中医认为粥为天下第一补药。很少有人知道腊八粥的来历,但是腊八粥的养生效果却让他流传几千年,至今还在流行。

寒食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曾经在民间流传很长时间,现在却仅仅是留下有这个名字,很少人知道寒食节是哪一天。寒食节在古代也叫禁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禁止生火,吃凉饭。

春秋时期晋国晋文王重耳被人迫害,在外漂泊19年,大臣介子推对晋文公不弃不离,帮助晋文公度过困难,帮助他登上王位,介子推功成身退,不接受晋文公的封赏,带着老母亲隐居山林。

晋文公为了和介子推见面,放火烧山,介子推和老母亲宁可被烧死,也不愿接受高官厚禄。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命名为寒食节,后人为了缅怀介子推的忠义,把寒食节流传了下来。

寒食节流传到汉朝末年,曹操用政府的名义发公文废止了寒食节。曹操对养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吃凉的食物不养生,寒食节逐渐被抛弃了。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重合的,但是寒食节消失了,清明节却流传了下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起源于周朝,几千年来,每到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先祖,为祖先扫墓。

历代政府都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在清明节放假让人回家扫墓。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走到野外去活动活动筋骨,放放风筝,既锻炼了身体,感受了春天的气息,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起源于人们纪念屈原的的活动,后来人们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寓意,在粽子里面包着枣,寓意早中,让考试的孩子吃,讨个吉利。

赛龙舟更是变成一项运动项目,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有赛龙舟比赛,全国性的运动会也有赛龙舟比赛项目。

挂艾草、佩香囊是古人祛病防疫的方式,香囊里面包的是有保健作用的中药和香料,有净化空气和杀菌的作用,还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现在仍然流行。

最初的端午节风俗有喝雄黄酒,现在已经没有人喝了,这个端午节风俗消失了。

雄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经过加热会变成变成砒霜,砒霜对人体有害,这个风俗不养生,被人们抛弃了。

在贵州过年,发现当地流行一个新的风俗,除夕之夜洗澡,当地人认为除夕洗澡可以把晦气洗掉,给来年带来好运气。这个风俗现在虽然只是区域性风俗,以后很可能会变成全国性的风俗,因为这个习俗符合中国人的养生思维。

民俗流行和消失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是养生。有利于养生的民俗就会被保留下来,不利于养生的民俗逐渐就消失了。这是国人的养生思维决定的。

如果觉得《从腊八粥的引进和寒食节的消失来看民俗发展的趋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