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冬日乱补易伤身(来看看你补对了吗)

2023-07-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入冬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身体易出现阴盛阳衰的变化,对各种能量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因此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此时进补不宜太过盲目,需掌握正确的补益原则,辨证调补非常重要。

一、冬季进补要辩证

冬季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食疗可提高进补疗效。如本身已患病,应遵照医嘱进行食疗,切不可过于盲目。如糖尿病患者,可食用淮山药或葛根粉,但不可用粳米或其他糖分含量较多的食物进行食疗;如血脂过高、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或胆囊炎等疾病,不可食用高蛋白、高脂肪及高糖食物,如甲鱼、桂圆等,进食这类食物易造成病情加重。

1.不同年龄进补方式有差异

(1)青少年

青少年多指初中生和高中生,这一阶段学习压力大,睡眠时间少,许多孩子都有心脾两虚或心肾不足的问题,食疗进补可选用何首乌或莲子等。

(2)小儿

小儿各个器官发育并不完善,且内脏娇弱,易虚易实,饮食应以不伤脾胃为主。冬季可选红小豆、大枣、茯苓、山楂等健脾益气的食物。

(3)中青年

这类人群工作负担较大,且不少人存在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等情况,气血损伤较大,可用龙眼肉、当归或黄芪来补养气血。

(4)老年人

因年龄增长,各个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身体越来越虚弱,可选用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或杜仲等辨证进补。

2.男女补益原则不一样

(1)男子

男子需藏阳气,所以进补要注重补阳,可选用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仙茅或鹿茸等温补阳气。

(2)女子

女子阴血不可缺,所以冬天进补要侧重于补阴,可选龟鹿二仙胶、阿胶、枸杞子、麦冬等补阴养血。

二、冬日进补禁忌

1.外感风寒不宜进补

外感风寒为中医常见的证候类型,多见于感冒、咳嗽病的范畴。是因免疫功能低下、正气不足,风寒之邪趁机入侵肌表所致,多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及周身关节酸痛,此时不宜进补。中医认为,外感风寒应以治外为主,可发散表邪,如在此时进补,会将外邪滞留于体内,导致闭门留寇,使外感病程延长。

2.热毒内盛不宜进补

热毒内盛者多伴有口渴咽干、喉咙肿痛、双目胀痛、脸色发黄等症状,此时内火旺盛,身体过于燥热。若盲目进补,会加重体内火气,导致燥热之气更甚,不利于热毒外排。

3.慢性病患者宜缓补

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可以缓补,但不可峻补,最好在中医指导下进补。

如果觉得《冬日乱补易伤身(来看看你补对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