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其实也是一种陪伴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讲究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其实就是古人告诉底层人民一个合理的生活方式。

《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婬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注解: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 ,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当人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注重的东西也就越来越专一,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近代的年轻人大部分人也逐渐丢失了重要的东西,丢失的不是别的,是对父母的陪伴。

我记得有一则央视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此广告,甚至印象深刻,因此我受益非浅。这则广告讲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并告诉老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这一切被她的孩子看见了,正当她准备叫孩子洗脚时,却看见孩子端着洗脚水向她走来,边走边说:“妈妈,您洗脚。”

看过这则广告后,我思虑了很多,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自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模仿。正因为孩子的母亲做法才有了这么一幕画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则广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孝”是什么?“孝”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孝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嘴下溜出给父母的半粒糖;孝是孩子放学归来,在门口甜甜的一声“妈妈”;孝是饭前抢着给父母盛饭的那一举动……孝,它每时每刻都在你身旁,不经意中,轻轻一举手,一投足全融进孝的。

“养生”为什么是一种陪伴?

在我印象深刻中记得这么一句话:“你总嘲讽父母听信养生广告乱花钱购买,却不知道父母想要的只是你的陪伴”。我想,这句话已经让你找到你需要的答案了,的确,据人民网《关爱空巢老人》的数据报告: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小药就是想告诉你多陪伴父母,花时间用在父母的健康快乐上。

如果觉得《“养生”其实也是一种陪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