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药文化|中医怎么看人与自然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原创 酱紫蛙 科普酱紫蛙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快来跟“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一起,了解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01

想一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02

学一学

自然是指从古至今一切非人工的事物。

自然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呢?

阴阳五行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的云雾之气、风气等现象,从而发现了气的物质属性,并推论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那么“气”又是怎么化生万物的呢?

古人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了这个问题。

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

古人认为,世界最初是由处于混沌状态的“元气”构成的,后来“元气”一分为二,其中轻清的上升为天,为阳;浊重的下降为地,为阴。阴阳之气交感则产生了人和万物。

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世间万物都可以根据它的属性特点来分阴阳。阴阳学说中认为凡是具有向上、向外、温暖、明亮、躁动等特性的为阳;具有向下、向内、寒凉、昏暗、静止等特性的为阴。

请试着将下图中的事物和人按照阴阳属性来分类。

阴阳之间是对立的,比如寒是阴,热是阳。

阴阳互相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左就没有右。

所以阴阳之间也要彼此制约,不使对方太强或太弱,否则就会双双消亡。

阴阳有时还可以互相转化,从而使阴阳的统一体处于动态平衡。

以自然界中水的变化为例。

水有形为阴,气化为水汽则无形属阳。地上的水蒸发为水汽,就可以看作是阴减少,阳增加。空中的水汽积而成云,最后变成有形的雨雪落回地面,就可以看作是阳减少,阴增加。

无论阴阳的消长如何变化,最终都将趋向稳定的平衡状态。

阴阳五行

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之后又出现了五行学说。

在战国时期,二者已经融合在一起,成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

古人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和它们各自的属性,便将它们联系起来并推衍出强调运动变化和系统性的五行学说。

木的本意是指“树”,具有生长、升发、条达等特性。

火具有温热、上升等特性。

土,指土地,具有化育、承载等特性。

金,指金属。金属熔化后可以变化成各种形状,成为兵器、祭祀的钟鼎等,具有肃杀、洁净和服从等特性。

水,水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古人采用取象比类与推演络绎的方法将世间万物按其性质特点分类并配以五行,且依据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动态平衡。

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生长、功能如果具有促进作用就是“相生”,如果是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就是“相克”。比如木头助火燃烧,就是“木生火”;水能灭火,就是“水克火”。

五行之间依次生克,形成彼此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在自然界中表现为生态的平衡发展,在人体表现为生理活动的健康平衡。

天人合一

人与万物都本源于元气,因此人与自然(天)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遵循相同的规律。

如从阴阳学说来看,人体中的阳气会随着太阳的升降、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 平旦(太阳处在地平线)阳气生

↑ 日中(中午)阳气盛

↑ 日西(太阳偏西)阳气虚

03

谈一谈

①你能列举出哪些可以分为阴阳的事物?

②试分析一下五行相生中“土生金”是由什么现象得出的?

编辑|于娟 赵若汐

图片源于网络

原标题:《中医药文化|中医怎么看人与自然》

如果觉得《中医药文化|中医怎么看人与自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