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幸存猪场 “中标”猪场的出路(停养还是复养)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众所周知,2019年0 4月-08月,一场前所未有的非瘟疫情,席卷了中南省区,颠覆了几千年以来的养猪认知,整个养猪业大伤元气。

我国猪肉市场占全世界的一半,消费习惯源远流长。目前猪肉市场的供需矛盾日趋明显,近日(8月中旬)多个省区的毛猪价格暴涨到14元/市斤。

后非瘟时代,猪价高、回报大,极具投资诱惑力,然而,风险也非常大。资有风险,养猪需谨慎!那么,我们猪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后非瘟时代猪场的基本出路

一)幸存猪场的基本出路

在非瘟浩劫中幸存的猪场,一定是生物安全大环境和安全防控措施都非常给力的猪场。

幸存猪场的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抓好生物安全,安全是猪场生存的根基!第二:努力提高生产成绩。成绩是猪场增产增收的中心。

二) “中标”猪场的基本出路

1.复养

后非瘟时代,“中标”猪场真正复养成功,必须过三关:即安全关、资金关、技术关。其中,安全关,是猪场复养的必要条件。

1.1复养猪场需要具备的条件:

1.1.1 天然条件:距离村庄、交通干线、水域500米以上,社会人员和车辆不经过猪场。

1.1.2猪场布局与栏舍结构:生产区、生活区、出猪台、饲料间等等基础建设,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栏舍结构合理,同时每栋配有加药水桶、脚踏消毒垫、洗手消毒盆。

1.1.3 环保:设施齐全,排污与消纳正常。

1.1.4 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1.2 以上条件不具备的,或者经过改造和资源整合,仍然不达标的猪场,不适合恢复养猪,至少在非瘟疫苗成熟之前。

2. 停养

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情况的猪场,建议停养生猪一个时期或永久停养。

2.1凡是在禁、限养区的猪场。

2.2周边人户、公路都在100米以内的猪场。

2.3人居环境与猪舍在同一区域,又没有实体围墙隔开的猪场。

2.4资金严重短缺的猪场。

2.5场房设备非常老旧、落后的猪场。

对于这些猪场,停养生猪,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

三)新建猪场立项的首要条件

1.大环境的选择:

距离村庄、交通干线、水域、社会人员和车辆500米以上,距离猪场、屠宰场、生猪交易场所2000米以上。

2. 猪场设计:

2.1依据猪群微环境的健康等级,依次排列配怀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粪污处理系统。

2.2依据“红、黄、绿”三区划分安全等级,三区之间的安全通道和洗消间,一定要规范。

2.3栏舍、出猪台、饲料间等基础建设的布局,符合非瘟条件下的生物安全要求,同时每栋配有加药水桶、脚踏消毒垫、洗手消毒盆等设备设施。

3. 环保:

设施齐全,排污与消纳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非瘟条件下的生物安全要求。

后非瘟时代的猪场优势分析

今年三季度,是我国养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拐点。禁、限养猪场和生物安全条件差的小散户,将自然出局。以后能够养猪的猪场,包括这次非瘟的幸存猪场、复养成功的猪场、以及新建的猪场,将共同重新定义我国猪场的结构。

后非瘟时代的猪场,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优秀的生物安全和环保优势

1. 当然,“中标”的猪场中,不乏有生物安全条件很好的猪场,但是,幸存的猪场、复养成功的猪场,一定具有优秀的生物安全和环保优势。

2. 新建猪场,首先考虑的也必定是生物安全和环保条件。

二)具有资金、资源整合优势

1.由于非洲猪瘟的残酷性,金融机构和经销商,基本上拒绝给猪场贷款或赊账,这已经是行业不成文的规矩。所以,后非瘟时代还能够养猪的人,一定是有钱人。

2.在生猪产业链里面,包括上游生产资料供应企业、下游屠宰和肉食品深加工企业,猪场是一个弱势群体,其的利益是最没有保障的!这种局面,在后非瘟时代,将逐渐得到修复。以后能够很好的生存的猪场,必将会能够很好的整合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和、政策资源,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利益,以逐渐做大做强。

三)具有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优势

1.猪场,不论大小,都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是猪场生存的重要因素。猪场老板或股东在这方面的修炼将进一步成熟。

2.猪场正常的生产流程和应用技术,是生产成绩的基础,也是分享高风险形势下高红利的核心竞争力。不仅猪场自己会努力提升生产管理能力,而且上下游企业,也会鼎力相助,以增强合作粘性。

四)品种和生产成绩有待优化

1.非瘟过后的一个时期,高性能的能繁母猪奇缺!将有相当一部分猪场,会拿幸存的三元肉猪做种回交,这样,虽然有得猪养,但生产性能会远远不够,需要逐渐优化。

2.部分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健康管理水平,短期内还是存在较大缺陷的,需要学习,需要上下游企业的支持优化。

养猪生产资料的供需出现新格局

一)供需双方互相支撑格局

饲料、兽药、疫苗、设备设施等养猪生产资料的经营,将逐渐淡出原始的买卖模式,取而代之的将是:

合资经营模式。譬如:公司+农户模式,成本共担。

风险共担模式。譬如:托管服务模式,包括成绩指标托管、生产成本托管、饲养劳务托管等等,以法律合同的形式共担风险。

命运共同体模式。譬如:上游公司参与投资、控股等形式。

二)供需双方合作分利格局

后非瘟时代,由于猪场结构和定位的变化,养猪生产资料的供给,也将面临根本的变革。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主要出现如下三种:

1. 代加工模式。

由于以后的猪场优势越来越明显,经营驾驭能力会更强。他们将不会承担上游公司太多的的经营费用,只愿意出基本的加工费。这是一种趋势。

2. 服务营销模式。

上游公司的技术服务团队,参与到猪场的生产流程和应用技术过程中去,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巡场驻场服务、驻场服务、提供方案、技术培训、协助建设规划与立项等等形式出现。

3. 合资互利模式。

由上游公司提供生产资料,出猪以后,还本、分享利润,以此绑定上游公司。

在这三种模式中,服务营销模式和合资互利模式,必须以上游公司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接地气的养猪技术输出为前提。可以预见,后非瘟时代猪场生产资料的经营活动,必将是一场以精益的养猪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大比拼!(文/刘明洋)

如果觉得《幸存猪场 “中标”猪场的出路(停养还是复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