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再出新政(淄博高新区这样涵养人才“生态圈”)

2023-07-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文珂

时代聚力,区域发展,离不开“人才生态”的涵养。

毕竟,涵养人才生态,才能激荡人才“活水”,进而凝聚区域创业干事之力。

对此,朝着“三区一窗口”的定位,不断迈进的淄博高新区有着清晰的认知。

这不,时隔9个月之后,淄博高新区人才政策再度加码。

6月24日,在淄博高新区“人才生态七条”政策发布会上,淄博高新区工委副书记吕红星说:“淄博高新区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促进人才资源向创新动能转化,围绕政策、载体、服务等方面,着力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生态系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现,“人才生态”概念,在淄博高新区的官方表述属于首次出现。

事实上,近5年,淄博高新区已经连续出台3个综合性人才政策,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发布“青年人才十条措施”。

“条件丰厚、诚意满满”,是外界对淄博高新区人才政策的一致评价。

不过,把视野放在全国层面,这场始于2017年的“抢人大战”,最早发端于南京、西安等一二线城市,而这些城市的人才新政,无非是通过“秒”落户、无门槛落户、发放租房补助等形式来吸引各层次人才落户就业。

相比之下,“像淄博高新区乃至淄博市,这种直接发放数目可观生活补贴、购房补助的城市真的不多见,即便有,淄博也是力度最大的。”2018年被淄博市、区两级人才新政吸引,选择在新华制药就业的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冯煜焜认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了解到,家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冯煜焜,原本已经与烟台的一家制药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不过,当他来到淄博时参加活动时发现,淄博高新区与新华制药对人才的成长扶持环境相比烟台更加有优势,这使得他最终选择来到淄博。

对于这些说法,在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人力资源部经理魏长生的话中得到印证:“淄博高新区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对新华制药而言受益巨大。事实上,相比北上广及其他大城市而言,淄博对人才的吸引程度的确难以与之相比,但淄博市及高新区出台的人才政策让我们企业有了与一二线城市企业在人才方面争夺的底气”。

那么,新出台的“人才生态7条”政策,究竟对企业有什么利好?

“比如第3条‘做优做实柔性引才’措施,对公司的帮助会比较大。因为很多高校的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很难脱离学校来到淄博全职工作,但淄博高新区出台的柔性引才政策,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在项目上进行合作。”对上述“人才生态7条”,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庭圣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淄博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和新经济产业,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新型研究生培训基地,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端人才。特别是对经基地培养且毕业后留区工作5年以以上的研究生,给予全额学费补贴和集中培养期间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

再比如,“用好用活本土优秀人才”政策,会每年评选一批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授予“火炬英才”称号,在四年管理期内给予每人每年最高10万元人才津贴。

“这条政策,会更好的鼓舞企业原有科研人员的士气,让他们更好的留在淄博、留在淄博高新区”。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种伟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从“引才”到“留才”,淄博高新区人才政策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其大力实施“六大赋能行动”,加速向“发展高科技、培养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人才培养产生的独特见解。

而这些见解催生出的政策,正是淄博高新区奋力打造“人才生态高地”最有力的砝码。

有此砝码,未来淄博高新区将会展开怎样的图景?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觉得《再出新政(淄博高新区这样涵养人才“生态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