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醉青岛|袋装的散啤好喝吗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青岛,如闲逛在市井街巷中的时候,会发现许多青岛本地人拎着塑料袋,里面是橙黄色的液体,泛着浓厚的泡沫,这可不是去医院尿检,而是打完散啤回家。

青岛的啤酒大的分类,就是瓶啤和散啤。为什么叫散啤,就是因为它不是瓶装的,其实青岛的散啤,还是很有优势的。散啤,是青岛文化的一部分,用塑料袋打散啤,是青岛酒文化的精髓。一般用桶盛的啤酒当地都称为散啤酒,散啤酒,保质期极短,一般只有一天。

快过年了,简单介绍一下青岛的散啤。

首先,从口感上说,不同散啤的味道变化很大,个人以为,还是围绕在登州路啤酒厂附近的散啤味道最为正宗,口感也最好,远一些的,就差好多。个中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覆盖面不足,究其原因还是产量不高,许多有内部关系的商家,都有自己的渠道,可以第一时间预约和订购到正宗的青岛散啤,而许多自称为“一厂散啤”的,往往“羊头狗肉”。

其次来说,青岛的散啤比较容易造假,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些良心的,以次充好,到底还是正规的啤酒,更有些无良的商家为了逐利,从假冒伪劣的小作坊、小酒厂购买的劣等货,甚至是勾兑的假货,口感上差了许多,第二天那种头晕目眩的难受劲儿,也让你大呼上当,贪便宜买个吃大亏。

再次来说,青岛的散啤,买卖和携带,也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商家进货,都是用的保温啤酒桶,一个啤酒桶的押金都在500至1000元不等(按照啤酒桶的容量大小),还记得以前不时有商家报案,说自己丢了啤酒桶,十个桶就一万块钱,也算是大案子了。批发商都是把大桶直接运到商家,然后商家把它们在自家门口码好,既方便售卖也算个招牌,大桶旁边挂着许多的专用塑料袋,袋子上也要印制青岛啤酒的logo。

最后来说,散啤的计量单位叫“扎”,所以青岛人一般把散啤叫做“扎啤”,顾客上门,都会跟老板说“打两扎啤酒”,而不是“买两斤散啤”这样显得“很外地”,至于这个扎,究竟是多少,一般来说约定俗成是“斤”,但是到了啤酒街,这个扎却又有大小之分,需要提前问清楚,免得像“青岛大虾”一样,闹了误会还要麻烦警察叔叔处理消费纠纷。

再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青岛独有“散啤”售卖。

这就是开篇提到的青岛啤酒文化特色,因为散啤(只说正规的散啤,小作坊的不在其列)都是直接从厂家灌装批运出来的,使用的是低温保温桶,都知道泡沫丰富和温度低的啤酒清凉爽口,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散啤不能长久保存,一方面它需要保持低温,另一方面它需要加强压力来保持啤酒的泡沫。

其实袋装散啤的出现,还有历史原因,青岛存在啤酒已经超过百年以上历史,始作俑者是德国殖民者。因此,多少年下来,大家喝啤酒已经形成生活习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啤酒的售卖一直好于白酒红酒,也是这个道理。现在经济好了,我们可以买到易拉罐,啤酒瓶,玻璃瓶等装散啤,但是在相对贫困的时期,装散啤的最佳选择,是家里的暖瓶,青岛历史博物馆里或许还有类似的档案资料。总之,可以装散啤的,就是家里那些普通的物件,只是不太方便。自从有了塑料袋,用它装散啤,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因为它对店家来说,几乎零成本,对酒客来说,又非常方便,随用随消。

青岛的散啤基本上都在夏天售卖,主要是消暑解乏,配合青岛的海鲜烧烤饮用,其他季节就见不到踪影。青岛地区饮用新鲜的啤酒,也是当地啤酒文化的传统,至于为什么其他地区没有,那是因为其他地区的啤酒都是瓶装出售的,而不出售新鲜啤酒。

最后说一句,青岛最新鲜的纯生或者原浆,它的味道香醇鲜美无比,但是这种味道只有在保温桶里才有,也就是“散啤”才有。即使目前青岛啤酒研制了奥古特、纯生、原浆、鸿运当头等中高端产品,也是有所不及。有兴趣不妨来试试。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百家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

如果觉得《醉青岛|袋装的散啤好喝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