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古建修缮——纪录片《故宫新事》第四集《养心殿里的秘密》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相较于《故宫新事》前三集,第四集《养心殿里的秘密》将镜头聚焦于古建修缮上。

在中国古建营造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宫殿建筑施工技艺,修缮的每一个环节,选材、工艺、工匠都力求遵循几百年前的传统,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这套营造技艺包括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这种工艺不仅保持着故宫古建筑的原貌,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2008年,“故宫官式建筑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次养心殿古建的修缮就是采用了这种技艺。

工人在木架间穿梭,搭木、挖瓦、上漆、彩绘,进行最原始的手工劳作。

搭材作

搭材作,古法的搭脚手架。此次的搭材作融合了传统的搭建技艺与现代化的防火材料,既有新的发展,又有旧的传承。

瓦作

首先要“砍垄”——拆琉璃瓦片。拆掉的瓦片游离了原本的位置,怎样才能复原呢?别着急,故宫的老师们有办法,他们将拆下的瓦片逐一标注编号,记录方位尺寸,有款识的瓦片拓片保存,修缮的时候就能按图索骥,是瓦片回归原位,最大限度地还原。

最后登记瓦片的数量你一定猜不到!此次共登记琉璃瓦片七万一千七百四十六块,款识有一百一十多种。这项工作量大枯燥,好在有一批热爱古建筑的大学实习生参与,有了热爱,就有了继承和发展。

对于损坏严重、缺失的瓦片,以嘉庆五年制瓦片为模板,进行补配。

山西的一家琉璃瓦厂,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传统技艺,每一片都是满满的匠人精神!

工匠师傅们个个心灵手巧,用自己做的工具,造出的瓦片使每一片瓦鳞都能相互契合,每一只走兽都栩栩如生,忠实地还原了历史。

工匠们会在琉璃瓦上打上“养心殿公元二零一九年振兴琉璃瓦厂萧造”的款识,百年后,这批琉璃瓦也会成为历史,成为文物,这也许就是琉璃瓦烧造者,非遗传承人肖永刚的初心。

木作

对于木作来说,这次修缮真是“精打细算”。

在修缮过程中, 高科技修复也让人大开眼界。修缮前期勘测中,工作人员在建筑物的梁架上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反复测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减轻对养心殿的“扰动”。

为了量化木料的糟朽程度,工作人员在古建筑上做“微创手术”,运用现代微创技术检测木质的损坏情况,以修补为主,采用修补、墩接的技艺,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能留一根是一根,能留半根是半根。

油作

上竹钉、钉麻揪,以天然原料打底,每一缕麻每一抹灰,都是古法人力手工,工匠师傅们完全用传统手工“磨细钻生”工艺,一寸一方,将整座建筑群反复雕磨直至修复。

养心殿的点翠文物被虫蛀了怎么办?

古法以翠鸟羽毛为原料,现在翠鸟稀少,故宫的修复专家们用尽办法连自家鹦鹉的羽毛都用上了,收集各种鸟类自然脱落的羽毛,尝试染色替代翠鸟羽毛。

你知道吗,故宫有专门研究虫子生长规律的地方——文保科技部的生物实验室,在这里,故宫的老师们不断地尝试、探究,不但要修复文物,更要保护好文物。

养心殿里的纺织物怎么修复?

养心殿寝宫内生活气息浓厚,文玩字画一应俱全,帷幔绣枕超精致。皇上用的毯子和床单能有多精致?毯子叫“蓝色呢绣云蝠纹炕单”,羊毛材质,手工绣制;床单叫“湖色绣缎凤纹大卧单”,真丝手绣。

这些织物按真丝、羊毛、云纱等种类,制定合适的方案进行整理修补。修复时,缺失的部分怎么办,老化的地方怎么固定,流苏应该怎么整理,一针一线都是极度谨慎!

相关背景

“走进养心殿”文物展

在养心殿进行修缮期间,为了弥补观众的缺憾,养心殿文物走出故宫,从首都博物院开始,历经数年时间,在包括香港等全国各地进行巡展,安徽博物院是此展最后一站。

布展

参与人员是有经验的“故宫人”(故宫工作人员),他们无论布置展厅还是安置文物,都小心翼翼,对文物怀着的敬畏和热爱,有的人在故宫工作30多年即将退休,他说:能成为“故宫人”很幸运,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故宫,并以此为傲。

撤展

养心殿文物巡展接近尾声,志愿者不舍最后一天赶来与文物道别。巡展结束后,养心殿文物都仔细包装(哪怕是一粒纽扣)、登记、封箱。

回归

养心殿文物历经巡展后,回到故宫,收归库房。

漫天飞雪的故宫美到窒息,养心殿里的故事你一定要知道,养心殿里的秘密得以守护,离不开故宫人,他们对故宫对养心殿怀着敬畏、珍视,对历史的敬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为了让这些文物祛病延年,代代传承。

如果觉得《古建修缮——纪录片《故宫新事》第四集《养心殿里的秘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