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难度大的原因

2023-08-1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难度大。西线工程全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人迹罕至。要完成西线工程需要建设一系列超高水坝和大直径涵洞隧道,难度十分巨大。

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强度地震高发带的现实更增添了工程难度,在开始建设之前需要先解决相关的地质减灾和抗震技术的研发。而当地交通路线的缺乏对于工程人员和设备的进驻,以及工程期间的各种后勤保障都是巨大挑战。因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难度巨大,尚需解决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难度大的原因

西线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用水短缺,包含省区有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这几个省区水资源短缺程度,比华北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西线调水工程的取水点在青藏高原区域,比中线工程直接抬升了两个阶梯,山地、高原纵横交错,施工难度比较大,投资成本较高。

西线输水工程,多是从通天河、雅砻江调水至黄河,沿途虽然很少涉及到移民,但山体沟壑纵横,只能通过开凿隧洞实现输水,成本非常之高。

另外东线和中线输水工程都是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取水,而西线工程不管是从雅砻江还是通天河取水,都属于长江上游,上游的水量无法与下游水量相比。毕竟长江总水量不单单只是靠干流,而更多是靠沿途的支流进行水资源补充,所以从上游取水需要合并多条小型支流,从而要建设多座水利枢纽,这也增加了调水成本。

除了输水成本高以外,西线工程当中还面临着黄土高原泥沙问题,因为西线调水要通过黄河河道向山西、陕西、内蒙等省份输水,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经过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缺少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到达陕西和山西之时,河道泥沙含量超高,根本无法直接利用,所以不解决黄土高原泥沙,西线工程也会受阻。

如果觉得《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难度大的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