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电解水过程

2023-08-21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级。

电解过程: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

电流通过水(H20)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 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纳……等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阳极生成。

添加在自来水里的氯也被排于阳极的酸性水中了。电解酸性水因为有前置过滤系统、内置抗菌载银活性炭的重重把关,酸性水中是几乎检测不到氯的踪迹。

电解的原理看似简单,但要快速并且安全生成电解水却并不容易,厂家经过不断的改良,才开始使用安全稳定的钛金属为电极。

电解水过程

1、实验装置简单2、反应可随时控制3、增强导电性。

水结构编辑的

①H2O=可逆符号=H++OH-②H++OH-=可逆符号=H2Ov①=v

②在直流电作用下,放出氢气与氧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断减少,打破平衡体系,使水不停地电离,且v①>v②

所以反应不断进行阳极反应:4OH- - 4e-=2H2O+O2↑

阴极反应:2H++2e-=H2↑

总反应:2H2O==通电==2H2↑+O2↑

解释: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通电后水分子被破坏,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分解)两个氢原子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氧分子(重组)许多氢分子聚集在一起为氢气许多氧分子聚集在一起为氧气(聚集)

如果觉得《电解水过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