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岳阳楼记:文体之美

2024-01-28 分类:其他

TIPS:本文共有 27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是一篇散文,文体表达较为雄浑。文中通过对岳阳楼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文章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揭示了作者对岳阳楼所寄予的情感与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在文风上,既有豪放奔放之气,又不乏清新俊逸之姿。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彰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一种豁达、激情澎湃的感受。在文体表达上,《岳阳楼记》以其较为雄浑大气的文字表现,展现了范仲淹壮美的文学风采,使其成为北宋散文的杰出代表之一。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属于后一类。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句式骈散结合

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属于后一类。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句式骈散结合

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骈体:

要求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重视声韵的和谐和词藻的华丽,盛行于六朝(区别于‘散体’)。

2、骈文:

①用骈体写的文章。

②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

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世称四六文,即骈文中的一体。

3、骈句和散句: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骈句首见于先秦文章,常见于汉赋,六朝时发展为骈体文。一篇文章中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算“骈散结合”。《岳阳楼记》一文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的景象以及结尾的议论抒怀,大量使用骈句,其余则用散句,读来声调铿锵,余味无穷,是“骈散结合”的佳作。

写景

这里想着重分析一下作者精雕细琢的那段写景文章,看看有什么特点。

第一是写景色能够利用典型的鲜明形象,以造成逼真的境界。我们念“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一节文字,就会有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一节文字,就会有春光明媚、万物欢欣的感觉。这就是因为,作者写出的一些事物,都是有代表性的,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客观世界的任何景象,都是复杂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描写一种景象。客观世界的任何景象,都是复杂的因素集合而成的。描写一种景象,不可能把一切组成部分都写下来。所以要眼光敏锐,选择代表性的,点染一笔两笔,使景色活现在读者眼前。《岳阳楼记》描写景物,正是用的这种手法。

第二是能够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文章里描写景物,象画画一样,一草一木都要有作用。作者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触景生情的情况,自然更不能脱离人物的心情而刻板地描写。这就是说,要选择适当的景物,使景里隐含着情,读者读的时候,看的是景物,心情却随着动荡,或者分不出什么是景什么是情。在这方面,作者是费了相当的功夫的。

第三是用对比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在文章里用对比来加强表达力量,这在我国是个常用的修辞方法。写天气,一方面是晴,一方面是阴,写湖面,一方面是“浊浪排空”,一方面是“波澜不惊”;写人物活动,一方面是“商旅不行”,一方面是“渔歌互答”。这样互相对照,悲的就更显得可悲,喜的就更显得可喜了。

如果觉得《岳阳楼记:文体之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28 19:20谭志钊[海南省网友]202.89.10.187
    文体之美在岳阳楼记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读来令人陶醉!
    顶0踩0
  2. 2024-01-28 19:11独①无②﹎[新疆网友]175.44.139.90
    这篇介绍岳阳楼的文章写得太有韵味了,真让人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顶1踩0
  3. 2024-01-28 19:01孤枫只影[新疆网友]203.55.221.11
    岳阳楼记确实展现了古人的文笔之美,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顶0踩0
  4. 2024-01-28 18:52墨若云[云南省网友]202.14.69.190
    这篇文章写得真是文采飞扬,让人读了心情舒畅!
    顶4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