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音乐之旅:搬运与分享的艺术

2024-02-05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21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音乐的搬运与分享”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创意的平台,旨在让音乐爱好者分享他们喜爱的音乐,并激发更多人对音乐的热爱。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包括各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同时,这里也是一个搬运音乐的地方,让用户可以发现新的音乐作品,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我们相信音乐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能够连接不同地域的人们,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共同感受情感和美好。无论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是电子音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的位置并得到分享。让我们一起在“音乐的搬运与分享”中,享受音乐、分享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我接触古典音乐应该从襁褓中算起,家父存有近百张黑胶唱片,每天总要听上几张。我还记得自己从懵懂的被动接受到于心戚戚焉之欣然向往的转折。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的傍晚,刚上小学不久的我站在炉前看父亲做饭,唱机上转着一张老唱片,突然我在音乐的律动下,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心胸为之一宽。后来我知道这是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即著名的作品K.525,由埃利希·克莱伯(1989、1992年两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指挥二战前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图一、图二)。至今这张唱片还保存在我手中。我的爱乐生涯就是从那时正式开始的。

上大学时,学校团委有一个音乐之家小组,每周组织一次音乐推介活动。我在入学后一个月就成为其中一员,在以后的四年里我为其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从家里系统复制了大批录音带,丰富活动内容,组织音乐讲座和欣赏会,还请到过李德伦、郑小瑛等名家。也组织过中央乐团贝多芬交响乐系列音乐会欣赏。一同合作过的有当今著名乐评人金兆钧、曾任北京奥委会负责人之一的蒋效愚等。

“搬砖是最不费劲的事儿了”

工作后我对古典音乐的投入更是进入了新阶段,节衣缩食自不必说,搜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从唱片到磁带,又到后来的CD。近几年更是扩展,回归到了黑胶唱片,积累下来也有了千张以上,全部是古典音乐中的精华。音响从小WALKMAN到台机,又到分体组合,这几年更是不断升级,置办了立体声和单声道两套系统,条件是越来越好。但我依然留恋旧时炉边的那张老唱片,总觉得带有杂音的老唱片听起来最warm(温馨)。

最近被朋友邀请进了两个音乐微信群,在我看来规模都不小,一百好几十人。这两个群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家都在忙着发各种音乐链接,QQ、虾米,还有很多视频,群主每天都在感谢大家的“分享”。据说,这是目前大多数音乐爱好者群的常态。然而,我却是有疑惑的。

“分享”,我以为重点在于“享”。上面提到的两个群,其中一个,群主和一些群友除了发链接以外,还有大量的相关作品介绍,专业人士分析解读,甚至每天还有讲座。我认为这样的“分”和“享”很有意义。而另一个群的群友们完全在“分”,没有任何讨论,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是只“分”不“享”,则更近于“搬运”,群友们就等于“搬砖工”。当然,搬运也不是坏事,但是建筑工地上的搬运是为了建设大厦,而在群里不加分别的盲目搬运,又能建成怎样的音乐大厦呢?我不知道。

我想,之所以“搬运”如此盛行,与今日之下音乐的获得太容易密不可分。不过二三十年前,网络尚不普及,人们获得音乐的途径,要么是各种介质(从黑胶唱片到磁带到CD),要么是广播,再就是现场音乐会。这几种方式,或者可以自己选择,但是需要付费,还要添置设备;或者不付费,但是要由别人选择。前者是买唱片,后者是听广播。

▲(图三、图四)

以前家里听的唱片,虽然是33转的密纹唱片居多,但是也还有相当数量的78转唱片。追溯到父亲留下的一批早期唱片,其中装帧最豪华,也可能是最古老的有三套,一套是贝多芬第八,菲利克斯·魏因加特纳指挥的维也纳爱乐(图三),一共有三张,六面,这个版本到今天也还被很多排行榜列为首选,而这位指挥所写下的《论贝多芬交响乐的指挥》依然被指挥家们奉为圭臬;第二套是贝多芬第九,也是魏因加特纳指挥的维也纳爱乐(图四),有8张之多,十六面;再有一套就是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莫扎特K.525(图五、图六),两张,四面。这三套唱片分别配有厚实的大夹子,很重。想想我们的前辈要听一遍较大型的作品需要有怎样的耐心、时间和精力。后来这些音乐或者有了CD,或者有了数码。

如今网络世界兴起,音乐的传播方式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各种音乐唾手可得,搬运也就应运而生。但是,太容易的获取,不仅少了聆听的庄重感与仪式感,也使人们忽视了聆听的思考。我们欣赏音乐是有方向和目的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偏好,这就需要思考,思考音乐的意义,也是思考生命律动与存在的意义。而当下,每天潮水般的音乐搬来搬去,又有多少是经过这番思考的理性所为?缺乏思考的聆听与搬运,也就缺乏了对音乐的尊重与敬畏!

固然,网络为我们获取音乐提供了便利,但是在搬运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经常停下来问一下自己,我在搬什么?为什么搬?搬给群里的朋友,希望他们能有怎样的收获?否则,仅仅是数量的堆砌,不仅音乐本身没有了意义,它所承载的生命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大打折扣。

也许是由于几十年来我受益于聆听实体介质的音乐,总感觉网络传播的音乐只能听个皮毛,无法体会音乐的精髓。更何况,当下人们搬运的音乐大多是不付费的,得来的实在是太容易了。

唯愿更多的人来“分享”和思考音乐,而非搬运音乐,让音乐更多的充实我们的生命!

如果觉得《音乐之旅:搬运与分享的艺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5 12:37寮人[宁夏网友]103.238.94.78
    音乐之旅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每个搬运者都是分享者,每一首音乐都是一段故事,美妙无比。
    顶1踩0
  2. 2024-02-05 12:15我们只是相遇未曾开始[陕西省网友]203.34.21.123
    这个话题真是饶有趣味,因为音乐之旅不仅是搬运,更是分享,让世界充满了美妙的声音。
    顶1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