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寒:品味古诗词的时节

2024-02-07 分类:热点

TIPS:本文共有 27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小寒++古诗词赏析”是一次深度解读古代诗词的活动,旨在通过赏析古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包括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深入解读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色。参与者将有机会欣赏到一系列关于“小寒”的古代诗词,了解古人对小寒节气的诗情画意,感受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活动,参与者可以领略古代诗人的博大情怀和艺术造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论是对诗词有浓厚兴趣的文艺青年,还是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和启发。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

"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小寒 古诗词赏析

图片:网络

本期作者:青谷、颜如

小寒 古诗词赏析

《大江东去﹒寄王如水》

清﹒蒲松龄

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

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

病鲤暴腮,飞鸿铩羽,同吊寒江水。

见时相对,将从何处说起?

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消磨如此。

糊眼冬烘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

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耳。

《冷雨寒灯夜话时》

赏析:青谷

见时相对从何说?想象着寒夜前往聊斋,遇见聊斋先生,竟不知说什么,他又会对我说什么呢?大江东去百年,那个与他同赴考场的同乡人王如水,后来又怎样了?

千年科举,自隋唐设立到废止,一向是古中国重要的考试选官制度。清政府特别明示“寒士而为真才,必能扬眉吐气”,视此举为培养人才之首。事实是,科举弊端百出。才华横溢又屡困场屋的蒲松龄,这次赴济南府乡试再遭“落第”,一个铩羽鸿,一个病腮鲤,同吊寒江水,于是有了这首愤慨之词。

王如水是显宦之后,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官二代”。而蒲松龄,虽出身淄川世家,但到父亲时,家道已渐中落。18岁中秀才,到71岁才补了个岁贡生。一生屡试不第,一世贫困潦倒,在聊斋中黯然离世。冷落荒斋,还有他那数卷残书、半窗寒烛么?

“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今日蒲松龄故居,有郭沫若所题金匾迎门高悬,画像旁也有郭的楹联手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忽想起一桩旧事:1968年北京农业大学郭世英遭到造反派绑架,三天刑讯逼供,被打得奄奄一息。他母亲知道情况危急,请求身居高位、每日陪大人物看戏的父亲去求情救儿子,父亲却始终没答应。不堪受辱的他,趁看守不备,从三楼破窗而出,坠楼身亡,年仅26岁,死时双手被反捆。(其24岁弟弟亦在年前自杀)。其父正是郭沫若。

今日蒲松龄纪念馆,占地 5000 多平方米、展览面积 2000 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是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十多万人次,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客到聊斋园,可见18组蒲松龄生平塑像,用灯光、音响、电影等现代科技手法再现蒲松龄笔下神鬼狐妖的形象,还有一千多只有“观赏及经济价值”的狐狸。而当年《聊斋志异》写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刊刻行世,他已在坟墓中睡了51年。又过两百年,“封建僵尸”被“大革命”轰轰烈烈“唤醒”。蒲松龄后裔珍藏的手稿、字帖、抄本统统投进烈火;红卫兵挥舞“红宝书”敬祝“万寿无疆”、“永远健康”后,掘开墓穴“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寒酸,能是一个大作家的墓?”一个手炉一盏灯,一方砚台头枕书,还有四枚私章和一个烟袋杆儿。荒唐吧?

有人以为,“聊斋”是蒲的聊天之斋,其实是他开始写《聊斋志异》时虚拟的书斋名。现实生活中,他的书斋先叫“面壁斋”,后叫“绿屏斋”。“聊”有“姑且”之意。他活在明国与清国,朝代易鼎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可供聊天的话题确有好多,但要说到爱,“冷雨寒灯夜话时”,他能说得清爱哪一国?他儿子说,我父七十四岁那年,母亲逝后,他写了六首《悼内》诗,不忍读亦不忍见。其末有四句:“魂若有灵当入梦,涕如不下亦伤神。迩来倍觉无生趣,死者方为快活人。”只在寒夜鬼梦中,才见到聊斋快活人,不真是个颠倒人世?

小寒 古诗词赏析

《梦微之》

唐 ·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赏析: 颜如

公元840年的一个夜晚,此时已经69岁的白居易沉沉入梦。他梦到去世9年的好友元稹,梦中的元稹和自己依然是青春年少的模样,他们在曲江畅游,在慈恩塔下饮酒,在华阳观里读书,一起携手赏花,一起被贬谪,又一起写下那些千古传诵的诗篇……

梦醒了,睁开眼只见半明半昧的曙光映照在窗纱上,清晨的寒意随之袭来,热泪不知何时已流满枕巾,老人意识到刚才的欢聚不过是美梦一场,自己早已是老病衰残之身,长叹一口气,再也没了睡意,翻身披衣起床,不假思索,提笔写下《梦微之》:

我一生的挚友啊,谁让你就这么走了,唯有梦里才能与你再次相见,早晨醒来,思念你的泪水不断涌出,止也止不住。在漳浦这个地方,我生了好几次病,你走后,长安城下的草衰草长也已经八个年头,就像我 17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衰败的草能再生,死去的人却不可再见。想你逝世这么久,尸骨或许都与黄泥融为一体,而我虽然还在这个人世间,可是也满头白发,时日不多啦。你的儿子阿卫和女婿韩郎都已经先后去世,可能你在黄泉未必知晓,所以我特意要告诉你,好让你在下面也能够与他们相见。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两句在全诗中最为深情感人:微之,你走了好几年,我也老了啊。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白居易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元稹

确实,生离不能相见,死别更是痛彻心扉。梦虽然还可以聊以慰藉相思,梦醒却依旧无处追寻,歌诗唱和的少年时光一去不返,逝去的岁月不再回头。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并非空穴来风,他们遭遇相似,惺惺相惜,都是少年得意、又先后被贬谪,在落魄中互相勉励,彼此思念。对彼此的理想信念了如指掌,高度认同,又能对类似的身世和阅历感同身受,患难与共。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正因如此,知己元稹一旦走了,外面的世界再热闹,心中也如雨打空城般孤寂。在元稹比他提早离开的十六年中,白居易一直都不怎么开心。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斯人不可再见,那就将一腔炽热思念浓浓惆怅漫漫孤独都酿做文字,写在诗里。

什么诗呢?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微之,想你。”

如果觉得《小寒:品味古诗词的时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7 09:06┢ ┦āpρゾ ℡[广西网友]202.191.68.239
    听说小寒在这个时节品味古诗词,真是优雅又有内涵,这样的追求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顶9踩0
  2. 2024-02-07 08:45且行且歌·Ray[河北省网友]203.32.192.155
    小寒懂得欣赏古诗词,这种文化品味让人觉得格外亲近,让人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顶41踩0
  3. 2024-02-07 08:25手牵手[新疆网友]103.49.198.147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寒选择这个时节品味古诗词,真是让人羡慕啊!
    顶5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