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养生

易华养生功:耕牛浴水+转体

2024-05-21 06:57:34
相关推荐

“耕牛浴水”疏导肝经

这个动作可以说是太简单了,腿内侧正好是肝经,用手掌在腿正中的肝经上走一遍,然后两手掌罩在胸两侧乳下肝经上的期门穴,就这么简单。

有朋友会说,小腿上的肝经并不在正中啊?这运动是保健,不是针灸,对经穴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大体上差不多就行。因为手掌的面积较大,它覆盖的范围也就大,肝经虽不在腿内侧中间,却可被覆盖在掌下,由于罩法的场效应的作用,所以这个动作对疏导肝经是很有效的。

基本动作

左掌心从小趾扫过五趾。(图12-1)

左掌心对着大趾沿右腿内侧正中,循肝经上提,身体也随之而起。(图12-2)

左掌行至大腿根部时,左脚向左前方迈半步。(图12-3)

左掌从右腿侧行至小腹左侧,右掌同时也行至小腹右侧。两掌再同时上行至胸下两侧期门穴,掌心向内,两掌离胸一定距离,两臂微曲,呈抱物状,略停5~10秒。此时身体直立同起式。(图12-4)

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1),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2),狐疝(3),遣溺、闭癃。

【注】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下坠。

(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张子和曰:“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释文】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则不可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妇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主肝所生之病,胸满,呕逆,大便稀薄,狐疝,遣溺、闭癃。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领导的批评、老婆的埋怨、孩子的期待、客户超出承受力的要求……这些你都得忍辱负重,为了生存,有怨气也不敢发,全部窝在心里,无处宣泄,那个郁闷啊!情志的抑郁,最伤的就是肝,也最易使肝的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则升降失序,会引起胸胁胀满、抑郁寡欢、多疑多虑,乃至郁闷欲哭的难受,女子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中医理论中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之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个动作是主练肝经的,它能让肝经畅通,气机升降有序,气血平和。保养好肝,自然可以舒肝郁,平肝阳,甚至有效防治抑郁症。肝经的气机还能有效地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所以因肝气郁结而脾胃不好的人,也要多多注意。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肝的功能很多,涉及的范围比西医更广泛。它在分泌和贮藏胆汁方面与西医学基本相似,而在精神情志方面,藏血方面,还有主筋、开窍于目等方面则与西医完全不同,再加上它的经络联系,中医的肝和肝经其实与西医的心脑血管、内分泌、自主神经、生殖、消化等系统都有关联。中医的肝经也是医理的一个大架构,这不是本文的只言片语所能涵盖得了的,能够读懂它,应用它,你就会受用无穷。

这样说也许有点玄,其实不是专业人士,只是想从养生的角度让自己更健康,那根本不必去管那一套,照着练就行了。这可不是高新技术,只要肯学,人人都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只要让肝经保持通畅,你同样会受用无穷。

附:转体动作+收式

转体动作是易华养生功的一个过渡动作,它主要是让身体转体180度,如果你开始练时是面向南方,通过转体而面向北方。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四时五方,古人对方位是很讲究的。我是主张极简运动的,不太拘泥于这个形式,这一块我就不展开来谈,大家知道动作怎么做就好了,对养生来说,有效才是硬道理。

基本动作

右脚以脚跟为轴心,抬脚掌向右旋转90度左右,身体也随之旋转90度。(图0-1)

随即再转体,左脚同时跟上一步,脚部先完成180度旋转。(图0-2)

身体也顺势完成180度转体,回到起式时的两脚与肩同宽,两臂向两侧自然展开,接着做另一侧的易华养生功。(图0-3)

转体后,接着做另一侧的“易华养生功”,它的动作同上,只是动作的方向是从右侧经络开始。整套动作做完后,即收功。也可再来一个转体,让身体回到起式状态。

我们的老祖宗创造了很多健康养生的方法,对提升身体健康很有帮助。特别是儒家功法,传世不多,所以“易华养生功”弥足珍贵。如果你希望获得健康,可是还没选好健康养生的方法,试试《易华养生功》吧,它能全面提升你的健康水平。这个养生功,有时间就练全套,没时间就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单练其中几招,它是一套极为随意的功法,没有什么值得拘泥陈规。如果你是与健康久违的朋友,愿你能因此找回健康,找回生活的信心,不要等到45岁后健康开始走下坡路时,再来为健康而伤感。

收式

接“耕牛浴水”,两脚平行,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口轻闭,眼平视,两手自然垂向两侧。存想小腹部10-20秒钟。整套功法结束。

这个结束的环节一定不要小看了,前人的功法中都很重视收功和,有“练功不收功,到头一场空”之说。这个说法并不是真的说前面花的功夫就白费了,而是前人强调收功的重要性。收功是将练功时产生积聚的能量用意念储存于小腹部,就像肝脏储存血液一样。

这个能量积聚多了,如果身体偶遇不适,就会自动调用这里储存的能量来调理,让身体维持在一个健康平衡的水平。小腹是前人发现储存能量的最佳位置,所以养生家都将之称为丹田,都在这里用功夫。丹就是治病的“妙药”,内丹是人体自产的药,是治疗一切疾病的人身大药,丹田就是培育这种大药的田地。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令我们钦佩,丹田这个名字太富有想象力,太贴切了。但我们的旋肩系列微运动是倡导融入生活的极简运动方式,前人的意念是非常专注的,耗时较长。旋肩微运动只需稍稍想一下丹田部位就行了,相当于给身体发了一个指令,智能的身体就会按指令去完成能量的存储全过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5-21 07:41幕雨年华[海南省网友]202.20.66.20
    耕牛浴水加上转体运动,这个组合有点意思嘛!看来易华养生功还挺有特色的,值得一试。
    顶6踩0
  2. 2024-05-21 07:19折翼自由[上海市网友]202.12.111.16
    听说易华养生功结合了古代耕牛浴水和现代转体运动,应该很有创意,期待能够带来好的养生效果。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