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宋代食素之人:寻一个偏僻的角落(守住心灵的净土)

2022-11-25 分类:养生资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饮食行为不再是纯粹的生物性行为,食物多半具有特殊意义,以象征的方式来传达历史与文化赋予的思想内涵。素食也不例外,在宋代,素食多代表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清高的士人品格。

在宋代,尽管有很多士人选择了素食,但仍有人对其心存怀疑。吕希哲在《吕氏杂记》中就指出:“士人多就禅刹素食,人或相劝,以素食恐虚人肺腑。”认为长期素食会影响身体健康,但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士人食素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宋人对素食有部分偏见的认识,就像今天仍然有人认为素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一样,还是有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素食,他们其中有的是因为斋戒,有的是因为信仰,但也不乏主动追求者,追求养生,追求高洁淡泊的人格……原因各异,但结果相同,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着素食的发展。

士人阶层男性食素

如果要追溯中国古人养生的起源,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会有所收获。而真正形成中国的传统养生理论的,还是道家文化与中医的相结合。伴随着古代中医学术的蓬勃发展,养生也越来越被普通老百姓所效仿,而逐渐体现在了日常饮食。这种变化,体现在了宋代士人对饮食的态度中。具体到养生方法上,宋代士人更是将素食作为养生的重要途径。

刘夔就是典型的为养生而素食的人:“(夔)尝遇隐者,得养生术,遂蔬食及独居……至老,手足耳目强明,如少壮时。不治财产,所收私田有余榖,则以振乡里贫人。”可以看出,刘夔的养生之法就是素食,并且养生的效果很明显,至老都耳聪目明。《鹤林玉露》的作者罗大经也曾表达过类似的看法,认为蔬食可让肠胃清虚,最终让神志清明,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早期中国的农业社会中,畜牧业并不发达,所以导致肉类匮乏,常常只能出现达官贵族的餐桌上,平民想品尝到肉的滋味多是天方夜谭。如此一来,到春秋时期,饮食的差异化往往代表了身份的高低贵贱,以至于“肉食”和“肉食者”逐渐演变成位高权重、雍容华贵之人的代名词,但却夹杂着负面的含义。

“肉食者”的象征不断向下沉沦,越来越负面,《鹤林玉露》表达了宋人对食肉者的鄙薄心态,将幕官吃肉视作不廉洁,甚至德行有亏的行为。而素食,与肉食的腐败相对,成为一种清高廉洁的品德象征。菜羹虽有贫穷、困顿的含义,但也有其正面的象征,代表诗人、君子应有的节操和品行。

因此许多宋代士人在追求自身个性和清尚品格的同时,毫无疑问的选择了素食,士人素食现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

我们发现,食素者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博学多闻,或从小神童,或饱读诗书,有着做官的机会,却大都隐居不仕,有的终其一生都没有出仕,即使做官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弃官隐居,他们或独居,或和家人一起隐居,都将财富和功名视作粪土。他们宁吃菜食也甘之如饴,将素食看作追求高洁品格和回归自然的手段,自认不求名利,即便蔬食菜獎,其格调品行也远在“肉食者’’之上。

士人阶层女性食素

在食素的队伍中,不只是男性,女性也占有很大比例,她们有的身处皇家,荣享富贵,有的丈夫、儿子官居高位,但还是选择了素食。

“太宗第七女,申国大长公主,平生不茹荤,端拱初,幸延圣寺,抱对佛愿舍为尼”,虽然最终舍身为尼,这并不代表最初的素食也是由佛教引起,《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公主幼年曾被强制食肉,但每次食肉都会以病痛告终,这才允许其剃度出家,“庚子,上谓王旦等曰‘陈国长公主幼不如荤,先朝或抑令食之,则病,自是许其剃度’。”

“公姓石盏氏,讳德玉,字君宝辽东盖州人。疏髯炯目,气骨臞清,超超然如万里之鹤”,石盡德玉,即元代杂剧作家石君宝,由金入元,气质超然,而他的母亲杜氏,是唐相杜如晦的后人,在八十岁的时候还吃素养生:“时杜氏寿登八秩,绝荤茹素”。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素食文化的蓬勃发展中曾诞生出一个素食文化圈。尽管形成的时期已经相对较晚,但是他在近代却销声匿迹,逐渐不为近代人所知。的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个文化圈并未有明确的地域界限与史书的严格定义。据文献资料显示,其大致地域是黄河中游以下、长江中游以下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京津区、黄河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西南区等部分地区。

虽然基于当时宋朝的社会环境,素食的发展大多深受佛教的影响,而走出寺院来到百姓聚集之地。但参照事实,多少有些以偏概全——儒家的经典、道家的教义,以及民间的信仰和个人的诠释都促进了素食的发展,最终混合为养生和清高的素食观。

宋朝百姓的生活状况虽然处于较为安定的时代,但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依旧是内忧外患的。士人、知识分子常常为此感到郁闷难填,于是他们在生活中更加追求内心的世界。

于是宋及之后的士人再也没有唐代那样飞扬踔厉的外向精神,他们更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协调,因此他们的精力往往专注于生活的末节,以此寄托其用舍行藏的政治态度和旷放超脱的人生理想,饮食生活也由以前的不屑一顾转变为热门话题,对于素食更是倾入了更多的关注。士人对于素食身体力行的推崇是促使素食世俗化的主要动力。

苏轼食素个案分析

宋代以前的士人目光多关注国家大事和个人的修身操守,文化传统和时论导向不允许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物质领域过多关注。即便在欢宴场合,他们更倾心志向抱负和经济学问。宋代以后的士人生活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士人对饮食生活的追求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讲究生活的艺术,同时追求修身齐家,俭德节欲,关注饮食格调。苏轼是其中的代表。

一千多年过去了,苏轼却不曾淡出人们的视野。提到苏轼与美食,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应当是他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创制的东坡肉,而东坡肉因为苏轼的缘故也早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传统名菜。但苏轼对于饮食的贡献远不仅于此,他对素食和养生的重视更值得我们关注。

苏轼很早就学习养生,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养生理论,认为“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甚至在《上神宗皇帝书》中也提到“善养生者”注重“节饮食”,可见他非常注意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作用。在食材选择方面,有着科学的饮食习惯,强调荤素搭配,以保证营养均衡。在必须的肉类之外,他对蔬类素食更是推崇,认为“甘脆肥醸”是腐肠之药,在杂食的基础上应更多的蔬食。

除了蔬食养生外,素食更多的带给苏轼心灵的满足,就如同他对食笋的态度:“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曾在夜半饮醉,擷菜煮之。反映了苏轼的饮食观,同样都是腹中一饱,只要内心充实,蔬菜淡饭就很好,根本不必再去追求肉食享受。

苏轼不仅自己喜欢素食,还喜欢将素食和好友分享。就在创制东坡肉的黄州,他曾因为吃素,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并特意写信告诉好友孟亨。没有肉,没有酒,只是普普通通的素食,到了苏轼这里,就成了不减刍豢的美味。因此在自己享受之后,还要和朋友一起分享。除了品尝和推荐美食,苏轼也尝试着自己制作素食,东坡羹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还为之做颂,赞叹道:“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将其作为回归自然的重要手段。虽为素食,食材普通,但制作过程精细讲究。

苏轼走过一生,品尝的美食数不胜数,但是蔬食为主的饮食观贯穿了始终。除了基本的养生的追求,他更多的是在创作素食和品位素食中寻得一丝心灵上的满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伴随苏轼漫长的贬官生涯的心灵寄托就是这种素食的生活态度。

如果觉得《宋代食素之人:寻一个偏僻的角落(守住心灵的净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