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85岁退休药师笔耕不辍 手抄40本“健康秘笈”授徒传承

2010-06-29 分类:心理

TIPS:本文共有 18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年85岁的原西安航天总医院老药学工作者冯宪茗,于去年5月郑重地将自己近30年利用工余时间和退休后时间精心抄录的40本《医疗小常识》《用药常识》《健康常识》《生活长寿常识》等,分门别类编著目录之后交给了她的弟子,今年58岁的原西安航天总医院药械科主任亢孝弟,期待这些文字能够派上用场。

接过这些抄写工整、饱蘸老师心血、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写下的40本笔记,亢孝弟震撼了,他感慨地说“如此公整全面细致的手抄本,见证着老一辈药学工作者对职业的敬畏,对事业的钟爱,对患者的高度负责精神。”是啊,在世风日下、人们价值观多元情况下,还有人能在退休后如此热爱本职工作,在耄耋之年还想着能为别人做点实事的人实不多见。

连日来, 亢孝弟四处奔走,一心想着能够让冯老的心血变为“教材”,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据亢孝弟讲,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严重变形,压迫腿部神经,行走十分困难,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接受了采访。她精神矍铄,谈吐不凡,言语间透着一股子倔犟。

冯宪茗老人生于1937年,1955年考取北京卫生学校药剂学专业,1958年8月20日毕业后先后在北京航天211厂门诊部与711医院(该厂职工医院)做药士,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药械科、病房配药、发药、给医生用药提出参考建议。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了11年。

1969年底冯老与同在711医院的丈夫林敏带着四岁女儿、三岁儿子从北京举家迁到地处三线秦岭腹地的航天067基地红光医院(后改称西安航天总医院)工作。丈夫在红光医院制药厂工作,冯老工作在医院药局配药、发药,到病房摆药。两个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后,也在067基地(后改称航天六院)所属单位工作。冯老工作期间的职称由药士到司药到药剂师直到主管药剂师。遇到危急病人,半夜三更为病人配药、送药是常有的事。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末期,医院药局工作人员还要负责采购药械的卸车工作。当拉运药械的卡车停在距药局30米左右的地方,药局十余名工作人员不分男女、年龄都来卸车,最重的一个药械箱重达50斤左右,人搬肩扛把药械运到二楼的药械库,每节楼梯只有20公分宽,为了踏实走稳,药局工作人员上下楼梯都要“外八字”,多的时候每月有三至四次这样的搬运,有时深更半夜广播员一通知,药械科人员都要及时赶到卸车。将药械搬到库房后的次日,冯老还要将相同药械归类,久而久之,她患上了腰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脊椎弯曲更厉害了。

冯宪茗老人早年在北京卫生学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来经过长期工作实践锤炼,工作更加严谨细致了。从1992年退休起,她养成了抄写相关资料的习惯,除了科里订阅的报刊外,她还自费订阅了《健康文摘》《长寿与养生保健》《食疗》等报刊,每天利用上午、下午、晚上时间分门别类将相关资料与部分自己经手的配方整理在不同的笔记本中。女儿林凌专门为母亲批发了数十个笔记本。

冯宪茗老人具有扎实的药学理论基础,在药局制作药品合剂时,什么药用蒸馏水配置,什么药用酒精配,她都门清,对于医生处方是否违反配伍禁忌,她一看处方便知,有一次她提醒一位医生细看处方,医生一时没看出来,她再次提醒,并在处方上用铅笔做出标记,后来那位医生终于发现了所开药方违反了配伍禁忌,在医院,提起冯老的业务水平,大家都很佩服。

冯老是个有心人,有位医务工作者的母亲患上带状疱疹,冯老就将自己抄录的有关带状疱疹的食疗偏方推荐给这位医务工作者,对辅助医疗起到一定作用,为此这位医务工作者十分感激。

冯老把抄写笔记当成了每日必不可少的重要事项,有时甚至抄写到很晚,直到在儿女的劝说下,才停下了手中的笔。冯老的笔记中有一些是已故丈夫林敏(曾任红光医院药局主任)所记,2013年5月丈夫去世后,她妥善保存了丈夫的一些笔记,后来并入自己的系列笔记之中。

“冯老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的往事影响了西安航天总医院几代药学人。在三线,冯老利用所学制作了退热散、胃酸合剂、巴氏合剂,为方便发药,她自己折叠三角包、四角包、五角包区别不同药类。为了避免发错用错药,冯老与科室商量在服药牌上写病床号与患者姓名,这些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亢孝弟娓娓道来,对冯老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我不想哪一天我去世后,这些笔记也随我一把火烧掉。如何能让这些笔记发挥应有作用,我想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它交给亢主任为宜。这些东西或许对医务工作者有益,如果有人对这些感兴趣,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冯老深情地说。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通讯员 秦东风

原创稿件,版权所有,严禁转载、抄袭、摘编,如有侵权,本网将依法取证并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觉得《85岁退休药师笔耕不辍 手抄40本“健康秘笈”授徒传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