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冬季养生关键:睡好觉、穿好衣、吃好饭、好心情

2021-12-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进入了冬季,该如何养生?《黄帝内经》告诉您!

《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翻译: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等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的渴望得到的东西,把他密藏起来一样;要守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冬季养生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睡眠

不要熬夜,建议早睡,一般不要晚于22点;晨起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冬季老年人晨练时间多七八点钟以后为宜。年轻人睡个懒觉理由也是充分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婴幼儿本来睡眠时间需求就多,冬季更是应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对于消除疲劳、机体修复、提高免疫力都大有裨益。

二、心态

冬天阳气潜藏,人们的情志活动、思绪也要平稳,不要过于开放,凡事神思不宜过度,要使阳气深藏于内。只有保持这样的平和心态,低调不张扬,才能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养藏。

三、保暖

冬季气温相对较低,亦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日常着装上要注意保暖,防范寒邪入侵,顾护阳气。衣服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耗阳气,又易感冒。反之,衣服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皮肤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婴幼儿身体较弱,尤为重要注意保暖,特别要注意腹部保暖,一旦腹部着凉,容易导致腹泻、肠痉挛等问题。

四、少出汗

皮肤不要经常开泄,就是说冬天要少流汗。所以在冬天运动应该要适量,不宜过多;运动过量会导致出汗过多,皮肤出汗过多而使阳气大量丧失,破坏阳气潜藏、阴精流失。

五、饮食

冬季是进补的季节。此时在饮食方面要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防止其伤伐阳气。另外可根据个体的体质情况,适当进补。

1.补充营养,提供足够的能量

为抵御寒冷,家长在冬季可给孩子提供各种肉、蛋、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A可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具有抗病作用,可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如苹果、猕猴桃、橘子、柚子南瓜、山药、红薯、萝卜,大白菜、卷心菜、冬笋等都是补充维生素的佳品。

2.多吃润燥的食物

冬季气候干燥,可让幼儿多吃一些润燥的食物。萝卜能润喉清嗓,健脾开胃,除燥生津,冬瓜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等功效。另外,菌类、香菇、木耳、银耳、等都是润燥的佳品。

3、促进消化

肠道是消化道的一部分,位于整个消化道的中下端。肠道健康的关键在于肠道微生态的健康。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指的是:包括肠道细菌及少量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其中 98%以上是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益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健康人的肠道中以上三种菌群按一定比例存在,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菌群失调,便会导致包括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营养吸收不良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出现。维持肠道微生态健康,可以为肠道补充益生菌,让有益菌占据肠道菌群的主导地位。

4、食物以温热为主

喝各种的热粥,有利于吸收热量和营养,煮粥时要小火,时间长一些,这样不仅有助于粥里营养物质的充分煮出,更有利于肠胃功能较弱的幼儿消化吸收。如八宝粥、红薯粥、南瓜粥、燕麦粥、紫米、红豆红枣粥等

冬季养生以“藏”为主,以“养”为辅。您学到了吗?

*文中内容属于营养科普,如有不适,请就医*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冬季养生关键:睡好觉、穿好衣、吃好饭、好心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