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走遍大江南北,许多诗歌反映了宋朝的饮食文化

2022-01-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诗词歌赋是我国古代文化中非常璀璨的一颗明珠,饮食则是民生大计,这二者之间看上去毫无关联。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子,都认为“君子远庖厨”,将饮食文化同儒家文化割离开,认为饮食文化是“俗”的,是不高雅的。

不过也有一些文人学子,虽然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育,但对饮食文化并不排斥,甚至积极主动地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将饮食文化和诗词歌赋融合了起来。陶渊明和苏轼,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但陶渊明本人留存下的诗歌并不多,所以苏轼一直被认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三起三落的仕途经历让他有机会走遍了大江南北

苏轼能够将诗词歌赋和饮食文化结合起来,并不是因为他本人非常热衷于饮食文化,而是一种无奈之举。他的一生,原本被认为应该是光辉灿烂的,但结果却并没能如愿。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是北宋著名的苏门三学士,在北宋的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都非常有名气。在他们入仕之前,也都已经在文坛上小有名气,而且父子三人都受到了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欧阳修是三朝老臣,在北宋的文坛和政坛上都有很高的声望,因为他的赏识,苏家三人很快成为了北宋文坛中的热门。这样的开场,对父子三人而言都是非常高调的。

按照正常的发展,苏家三人接下来只要脚踏实地,再加上欧阳修的东风,不难成为一代名臣。然而世事难料,苏家三人的仕途,远没有想象中的顺遂,特别是苏轼,更是经历了三起三落,始终没有机会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苏家三人入仕不久后,苏洵病逝,按照古代的规矩,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必须回乡守孝三年。这三年期间,苏轼和苏辙不能工作,自然就远离了朝堂,等到他们再回到朝堂上时,已经变天了。

苏轼的恩师欧阳修,遇到了积极推动变法的王安石,二人都是改革派,认为应当对北宋文坛进行改革,但在改革方向上意见并不统一。同时,王安石此人又不是一个心胸开阔之人,因为政见不和对欧阳修一派多有私人偏见。

因为欧阳修对苏家三人的知遇之恩,和双方间的政治主张十分合拍,所以苏轼自然成了欧阳修一派的代表人物。不过不管是欧阳修本人,还是苏轼这个学生,都对王安石本人没有任何意见,对变法这件事也没有任何意见。

他们反对的,只是变法中过于激进的某些内容而已,但这在王安石眼中,却变成了欧阳修和苏轼就是对自己多有不满。双方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欧阳修死后,苏轼失去了最有力的庇佑,更加受到王安石派系的排挤。

苏轼一生的三起三落,都是拜变法问题所赐,他看不惯京中变法官员的一些做派,所以有时自请出京,有时也会被贬谪。因为起起落落多次,所以苏轼换了不少地方做官,这给了他很多机会去品尝大江南北的美食。

饮食文化这种地域性很强的文化,如果没有亲口品尝过,是很难仅凭想象或书本知识就了解的。特别是饮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还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只有亲身经历过、感受过,才能有切身体验。

为了排解官场失意的苦闷和身体问题,苏轼利用饮食养生、调节情绪

古代是一个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时期,周游各地这种事情,只有身体非常好、家中非常殷实的富家闲散子弟才有实现的可能。然而这些人,只不过是以吃喝玩乐为目的进行的游玩,很少有愿意系统去了解和介绍这些饮食文化的人。

苏轼和这些人完全不同,其一,苏轼本人的文化素养非常高,即使只是随性而作,就已经足够体现出很多当地饮食文化的特点了;其二,苏轼并不是游玩,而是在当地为官,这使得苏轼在了解饮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会接触到当地很多其他方面的文化。

不过苏轼一开始接触饮食文化,并不是为了宣扬饮食文化或者将饮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苏轼的出发点,是非常接地气的:第一,他的身体不大好,所以想要利用饮食调养身体;第二,仕途不顺给他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将注意力转移到饮食文化上可以调节一二。

因为多次调动,苏轼不得不长途跋涉,反复地在京城和地方之间往返。有些工作地点,气候、环境等方面又非常不适合生存,苏轼的身体根本吃不消。

造成苏轼身体问题的主要应该是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苏轼在工作调动的过程中,必然要马不停蹄地来回奔波,保证自己在上任期限内到达衙门。所以苏轼的赶路,和富家子弟们游玩似的赶路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的交通条件又不好,他很可能在赶路途中出现一些身体问题。

另一方面,古人的身体素质和现代人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苏轼调动的一些地方,本身自然条件就极为恶劣,根本不适合人生存,这肯定也加重了他的一些病情。而且人在换一个地方生存时,还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除了身体之外,苏轼的心理也是非常有问题的。苏轼本人是一个大才,凡大才者,不可能没有抱负,然而朝廷的现状却让苏轼的抱负落空,他本人的境遇又十分艰难,苏轼心里怎么可能没有任何郁闷情绪?

身心的双重压力之下,苏轼开始将目光投向饮食文化,目的也很简单:一,通过饮食调养自己的身体,积极养生,延年益寿;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向饮食文化,不再把思绪完全放在仕途上

毕竟仕途已经无望,或者希望不大,不如先享受当下,给自己减轻一些压力。从苏轼的诗歌中,不难看出他其实是一个比较豁达的人,他会给自己寻找新的人生乐趣,也就并不奇怪了。

苏轼的许多诗歌中,都能够反映出当时宋朝饮食文化多种多样的特点

自从苏轼开始将饮食文化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之后,他的诗歌就和饮食文化,尤其是各地美食高度相关,他本人甚至还成为了“东坡肉”这道美食的代言人。

关于“东坡肉”究竟是苏轼本人发明的,还是原本就存在的一道特色地方美食,只不过苏轼对其进行了改良,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东坡肉”和苏轼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却是肯定的。

苏轼的相关诗歌中,体现出了不少宋朝饮食文化的特点:口味清淡、追求原味、爱好野味、蔬菜多样……这些饮食文化的特点,是很难从考古等方面发掘出来的,但苏轼的诗歌将这些内容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论证。

唐宋时期,佛教在古代中国内盛行,很多平民百姓都笃信佛教,即使不那么信佛的家庭,也会供奉一些佛教的佛像。佛教对当时的饮食文化影响非常大,因为佛教崇尚吃素,所以当时的饮食习惯都偏向于口味清淡。

苏轼的诗歌中,经常描写这种清淡的饮食文化,还在《元修菜》中将这种清淡的口味比拟为君子,认为这种素淡的口味,就和君子一样清淡高雅。

清淡的口味之下,食物的味道更偏向于本身的原味,所以宋朝的饮食中,原味非常明显。同时,宋朝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所以更追求原味。

宋朝的治理观念认为,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宋朝的饮食文化中,也经常体现出这种特点,他们非常追求原味,力求将每种食物的原味发挥到极致。如果一道菜,能够体现出食物的原味,同时又非常美味,那么在宋朝的评价就会非常高。

虽然信奉佛教,但是普通百姓并没有不杀生的概念,而且宋朝时期经济发达,人们也开始追求享受。所以宋朝百姓非常喜欢野味,经常用野味改善伙食。

苏轼本人应该也是非常喜欢野味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诗句,都是用来形容野味的。连野味的时令都如此清楚,很难说苏轼不喜欢野味,更何况他的诗句中还曾经多次描述过野味的美味。

宋朝时期的农业发展也非常好,很多蔬菜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叫法和今天有所不同。因为农业的发达,宋朝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很多种类的蔬菜,保证了宋朝人的营养需求。

虽然苏轼在宋朝政坛的贡献并不算太大,又在乌台诗案中受到迫害,但他在饮食文化的传播,和饮食文化与诗歌文化的结合方面,贡献颇多,同时也是宋朝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代文坛领袖。

如果觉得《苏轼一生三起三落,走遍大江南北,许多诗歌反映了宋朝的饮食文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