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养生,两字需知晓

2022-02-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和术数,非盲目

说到秋天的养生,你能想到什么?是养生节目中,一直吃就可以“不生病”的食物,还是某些商家标榜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亦或是为了健康,拜会各种大师名医,得来的养生秘法……

一切的方法,都会对咱们的状态造成相应的影响,无论是食物、药物、营养素、养生方法皆是《黄帝内经》中“术”的范畴。“术”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所以面对“术”,面对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术”我们更需要足够的智慧去选择,而非盲目地增加、累积。

当我们的身体湿热较重、脾胃虚弱的时候,你还选择人参、黄芪、阿胶等一系列的相关食物药物,这个东西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此时“补药”反而成了“毒药”。如果我们此时,少吃一顿晚饭,少喝一顿酒,那这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2、凝视深渊,身在深渊

有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说学了十多年中医,但是仍然很难把它用在自己身上,自己的疾病反而越来越多……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即身体素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坐在一个地方被风寒之邪影响,如开会、上课等等。A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的人,而B系统学习过一些内容,深深相信“风为百病之长”。那往往在A感觉不出什么不适的情况下,B会出现风寒袭表的症状(头疼、恶寒、发热、肢体疼痛等)。此时A往往会说,“学那么多中医干嘛,就你事多”,亦或是“你的病都是你想出来的,别学中医了,都神经了……”

其实A说的并非全无道理,世间一切都有阴阳两面,我们学习中医各种知识,有很多好处,但这是“阳”的一面。我们往往忽视“阴”的一面,比如,上面的例子,我们的“分别”会更多,我们能感知的更多,因此我们所承受的结果可能也会更多。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

任,承担。承担外物

忆,牵挂、挂碍

心是一切因的起点,当我们有遇见我们所牵挂、在意的事、人、物时,就像我们在地里播种了一颗种子,那么无论如何,最终都会有相应的“结果”。只学习中医的术数,而不去理会蕴藏其中的“道”,往往都会造成“凝视深渊,身在深渊”的结果。

3、秋季,面对结果如何……

什么是中医的道,什么又是秋天的道,一定不是你消费一次或数次,吃个饭,看个病,煎个药,就可以不受其制约的。“术”可以改变“状态”,却不会改变“结果”。春天播种是因,秋天收获就是果。换言之,曾经的作为,造成的现今的结果,“术”可以让“结果”“变形”、“变态”但不会消除。自己种下的“因”含着泪也只能自己“吃完”。

因此《黄帝内经》,谈及四季养生时,重点不是放在具体做什么,而是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状态去应对。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

安,静也。

宁,辨积物也。(辨,分别而具之。故其字从刀。积者,聚也。)意思就是把聚积的东西有条理地分开,有条理的归类。

所以安宁其实是一种安定祥和的状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结果时,只有静下来才能去接受,也只有静下来才能发现其中的缘由。情绪不因结果而波动,就是安宁。

不要让结果成为新的“种子”,那么“结果”即使再多,也会有尽头。

所以,秋天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什么?大家能知晓了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最后分享一句话,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宋·苏洵《辨奸论》

如果觉得《秋季养生,两字需知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