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男女”为什么“男”在前?真的是因为以前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观念吗?

2022-02-14 分类:两性知识

TIPS:本文共有 14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男女"是因为 男歧视女

同样还有雌雄阴阳可见也存在女歧视男的现象

还有鸳鸯 凤凰 麒麟...可见动物界也存在男女歧视的严重问题......

拜托, 两个字总有一个要放到前面的嘛, 仓颉造词的时候抛硬币决定的, 50%概率, 然后约定俗成下来而已.

还非得找理由么? 你说凭什么50%概率的东西就发生了呢? 你说我抛硬币凭什么是正面呢? 反正什么歧视啊, 韵律啊都说不通, 都是为了解释而解释.

试想一下, 假定当初这个词被仓颉造成了女男, 今天是不是就应该有一大帮老爷们天天喊,"凭什么凭什么, 凭什么要放到前面, 你们女人歧视我们男人, 呜呜~~~~~~~~~~~" ( 没有违和感的请继续认定这是男歧视女 )

几点补充说明, 防止传播伪知识

1 仓颉只负责造字, "男女"一词真实来历不明, 应该不是仓颉的功劳.

2 概率是50%是一种夸张说法.具体是多少,不明

3 "男尊女卑"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只是不能根据"男女"这个词得出"男尊女卑"的结论.

4 事实上,几乎所有成型的文明都存在 "男尊女卑"现象

4 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 比之"男抢女生"的牧业文明, 女人地位还是要高一些的.

5 汉语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不常见, 反倒是以英文为代表的欧洲语言中,"男尊女卑"的现象比较明显. ( 没错,就是那个说"Ladies and Gentlemen"的英语 ).

发音而已,阴阳,还阴在前面呢。《季姬击鸡记》还鸡鸡鸡鸡鸡呢。

你为什么不想一下是男的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保护女人呢?

《诗经》里有好几例“雌雄”或雌在前面的例子,不过都是为了押韵。包括《木兰辞》里也是为押韵而作“雄雌”。散文中的例子,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大戴礼记·诰志》:“明幽,雌雄也。雌雄迭兴,而顺至正之统也。”都是作“雌雄”。可见作“雌雄”主要也是为了“读起来顺”。

男是开口音,女是闭口音,习惯上一般是把闭口音放后面读着比较舒服,例如光盘,发票,办证

按拼音排序,nan nv ,男在前;

是的,是性别歧视。类似的还有“夫妻”、“爹娘”、“爸爸妈妈”等。

那么如果没有性别歧视,哪个在前面呢?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男”在前面的概率更大。事实上,汉语中完全平等的两个长度相同的词并列的最常见的原则是按“平上去入”的顺序排列。平声“男”会在上声“女”之前。

那么为什么“男女”符合平仄规则却仍可以体现性别歧视呢?因为我们能找到的汉语中同形的例子,几乎全部都是男的在前面(除了回复中给出的语流音变优势巨大的“姥姥姥爷”以外,不过这个“姥姥姥爷”的说法产生的时间或许也不太久吧),而未必都是按平仄规则走的。比如说前面给出的“爸妈”,“爸”是去声,“妈”是平声,如果根据平仄规则,那应该是“妈爸”了。事实上,中国古代性别歧视意识非常强,“三纲五常”绝不是我们为了攻击旧社会而特意挑出来的歧视原则,而正是古代的官方道德。男性优于女性,这在古代几乎是先验的,公理性的东西的。

现在,有一些人为了打破性别不平等,逐渐开始讲类似于“女男”这样的说法了。

补充:很多网友提出“雌雄”、“牝牡”这些例子。事实上,根据我的经验,讲动物性别的时候,性别前后排列规律不明显。“雄雌”、“牡牝”这样的说法在文献中也并不罕见,但“母父”、“妻夫”则从来不出现。 至于阴阳,这在古人眼中是属性,不是性别,按照正常音序排列并不奇怪的。

如果觉得《“男女”为什么“男”在前?真的是因为以前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观念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