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夏季养生,从这3点入手

2022-02-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夏季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节,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养生原则告诉我们,夏季养生要精神充沛、情绪外向,避开烈日酷暑、适度汗出、保持浑身舒畅;夏天是一个容易心烦的季节,在炎炎夏日下,更需要调息静心保持愉快的心情,重视养“心”。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关夏季养生的描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的3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夏天昼长夜短、需要根据天地的变化来调整作息时间,晚点睡,早点起。不要厌恶太阳,但应适当遮阳、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清凉。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发怒,夏天要使得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秀美,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如果与夏季的时节相违背,容易损伤“心”的功能,到冬季就会发为内虚的重病。

作息调养

夏季气候炎热,白天长、夜晚短,对应的作息建议晚睡早起,夏天的日照强度很大,需要适度的遮荫避暑、保持通风,但不要太过厌恶太阳,选择合适的运动,例如早晚在公园、湖畔散步、慢跑、太极等,使得人体适度汗出,保持身体的舒畅。夏天的适合人的皮肤和肌肉的纹理都是打开的,不适宜过度降温,例如长时间在空调房、过低的空调温度、饮用大量冷饮等,这些都是不建议的。以免寒气入侵、潜伏到秋冬时节发病。

情志调养

夏三月,是养“心”的时节,中医认为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通于夏气,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医学源流论》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中医的“心”还包括神明之心,即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现代医学的大脑的功能。按照传统医学说法,心属火,夏季的炎热气氛最易于扰乱心神,易使心火上炎。正因为“暑易入心、心主神志”,例如中暑的病人会出现心烦、神昏、谵语、昏迷等症状。

盛夏的酷暑时节尤其南方天气湿热,高温、无风、早晚温度都很高,容易使人感到胸闷、焦躁、厌烦等,诱发精神性疾病。

夏季节暑气易入心,皮肤和肌肉纹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容易耗损。需调息养心,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烦躁、发怒、急躁,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可以培养例如看书、书法、下棋、养花等爱好,调养情绪。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是顺应自然的养生理念,夏天炎热,人体一方面需要舒发阳气、一方面需保护阳气。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温热、能驱寒,保护人体阳气,尤其是夏天吃生冷食物比较多,可以保护脾胃阳气。

夏季饮食整体以清淡、苦寒、丰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夏天人的阳气散布在体表,相对来说肠胃的阳气就弱,消化能力减弱,多人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所以夏天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要贪凉吃生冷,不要过分吃油腻。对冰棍、冷饮、冰激凌、冰镇啤酒、海鲜等等饮食一定要注意度,不要过度食用。

此外,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夏天汗出多,身体会流失水分、盐、矿物质等,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汤、喝温水,以及含矿物质、盐等成分的饮料。

如果觉得《夏季养生,从这3点入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