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名中医话养生|早卧早起勿贪凉 滋阴润肺少生气

2022-03-17 分类:养生资讯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立秋至处暑往往处在“三伏”期间。立秋后短期之内还处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的阶段,很多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以及皮肤干燥、便秘、腹泻等不适症状。对此,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医师耿立梅指出,秋时养生应早睡早起、调摄精神、心气平和、养好肺气,顺应四时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饮食:滋阴润肺、调理脾胃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等表现,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对此,耿立梅表示,秋令时节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养肝气,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荸荠、枇杷、菠萝、乳品等润肺食物,以益胃生津。

此外,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苦夏过后,一些人往往脾胃很虚。耿立梅说,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因此,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情志:心平气和、少生闲气

五脏与季节相应。秋内应于肺,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遇事应保持心平气和,少生闲气。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对此,耿立梅提醒,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初秋容易出现“秋老虎”天气,这种气温高、湿度大的“桑拿天”最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不要意气用事,切忌悲忧伤感。

起居:早卧早起、避免贪凉

立秋之际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做到“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会让人情绪饱满。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有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注意适时添加衣被,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腰腹要盖被子,以防受凉,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另外,耿立梅表示,夏秋之交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可引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要避免过度贪凉。

与此同时,耿立梅还提醒,秋季气候干燥,秋燥易伤阴;而早晚气温变化大,导致气血不畅,易使人情绪悲忧伤神,导致失眠。出现这种情况,尽量不要吃安眠药,而是以调整气血为主。同时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让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运动:不宜激烈、舒展身心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十分适合户外运动。耿立梅表示,散步、慢跑、爬山等运动都十分适合在秋天进行。

入秋后,身体的柔韧性和四肢的伸展度都不如夏季,秋季容易出现秋乏等现象。所以秋季运动不宜太激烈,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避免大量消耗氧气,切忌大汗淋漓,最好的锻炼效果就是感觉轻松舒服。同时注意安全、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加强补水防秋燥。

(燕都融媒体记者檀亚楠)

【来源:燕赵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名中医话养生|早卧早起勿贪凉 滋阴润肺少生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