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浅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与护理

2022-03-18 分类:养生资讯

浅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与护理

摘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衰退,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下降,适应能力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易患各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威胁他们健康的主要内科病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保持老年人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当活动与营养同等重要,通过护理和适当的身体活动以调和人体气血阴阳,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时代必然带来老龄相关问题,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经济、福利等问题;另一方面是老人生理、病理、心理、生活特点等特殊问题提出的物质和精神要求,如老年人的营养、保健、医疗、赡养、家庭等,其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最为重要。

浅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与护理

一、老年人生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各脏器生理功能日渐减退常呈现多种疾病基于一身,视力障碍、抑郁、痴呆、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及极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家人的工作,老人自己更是苦不堪言。

机体自然老化过程的速度,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取决于个体的自我保健。在老年人的养生护理中,应摄养于无疾之先,如《养生三要》所说:“人之年寿长短,元气所禀,本有厚薄,然能善养,亦可延年。”

二、老年人心理特点

人到老年,由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心理状态复杂。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患有老年慢性病,甚至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有些老人还经受丧偶丧子的沉重打击,往往使他们产生生活情绪低落、悲观、恐惧、孤独、易激动、固执、任性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

老年人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丰富,自尊心很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了解其病情、思想顾虑以及心理需求。做到面带微笑,称呼适当,服务周到,体贴,热切,谈吐亲切,举止文雅。通过护士的行为、言语、表情和姿势等方法去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他们很自然地感受到尊重和重视,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温暖。如同亲人一样尊重他们,让病人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浅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与护理

三、重视养生保健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是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人的生理活动是人与自然界求得统一的表现。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春夏之季,由寒转暖,应早起床,在室外适当活动。秋冬之季,气候逐渐转凉,应注意防寒保暖,可在中午时室外散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制订适宜的休养计划,建立合理的生活起居制度。特别应注意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习惯,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日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和1小时的午睡时间;入睡时避免声、光和寒冷的刺激;睡前忌饮咖啡、浓茶等,可根据情况稍进豆制品和热牛奶以助入眠。

四、护理方法

1.病情观察。老年人多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多脏器的病理改变,导致病情复杂多变;他们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感觉迟钝、反应差,常自觉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诉又不确切,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因此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临床经验,在工作中视听结合,即要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善于观察,去假存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治疗,早康复。

2.饮食的护理。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胃肠功能常发生紊乱,加上咀嚼功能不好,对饮食有特殊要求。要做到“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调味品。食物种类要多样化,选用适合老年人食用的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饮食要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粗细搭配,多吃粗粮,干稀搭配,混合食用,生热搭配,适量生食。吃饭要有规律,细嚼慢咽,或少食多餐,戒烟酒、不暴饮暴食。老年人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便秘可致头疼,周身不适,因此,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睡眠护理。老年人易激动或睡前过度思考问题,同时对外界的光、声、冷、热等较敏感,身体的某些不适都直接影响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增强防御疾病的能力。为保证老年人的睡眠,要为老年人创建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在20℃,湿度50%~60%,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关闭走廊的顶灯、开地灯,减少噪音。对睡前用镇静药的病人应遵医嘱协助病人服药。

4.运动护理。鼓励老年病人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智力活动。指导老年病人活动应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体力基础、心理素质等个人特点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科学锻炼,如散步、慢跑、气功、保健操等。

5.心理护理。老年人因社会角色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疏远,或者因家庭解体而孤独和产生被遗弃感,以及因为对过去时光的眷恋而沮丧,老年人易产生抑郁、多疑;针对这些老年人,可通过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予以一定帮助、指导,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心理教育是培养意志、改善性格、提高心智的教育;心理训练是强调自我调解的一种训练,是通过语言进行分析、启发、开导,使老年人充分领悟而达到正常心理状态。(1)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身健康。要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压力,学会自我减压,调整目标,降低期望值,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内做几件大事,并且善于主动向外宣泄压力。(2)培养稳定心理,防止过激反应。指导老年人用平心法进行自我训练,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努力使自己做到恬淡虚无;掌握自我控制情绪的技巧,理智处理各种问题,切忌感情用事;增强自信心;学会关心别人。(3)正确对待心理创伤,摆脱紧张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应激能力减弱,易于造成心理创伤。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受相同打击的人组织在一起,介绍各自受打击后的感受,既是倾诉,又是互相鼓励,促使尽早从创伤中恢复过来,重新开始生活。

浅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与护理

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1.冠心病。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率。可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慢跑等有氧训练。还可配合太极拳、气功等,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左右。千万注意,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老年医学研究者提出:清晨3~8点之间是老年人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这时候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上午10时左右锻炼最好。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保健盒(急救盒)。

2.高血压。据调查,无论何种职业的人,体力活动程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低。除因重病卧床者外,各种高血压患者均可采用室外体育锻炼,项目较多,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医疗体操、羽毛球、骑自行车等。运动量虽可适当大一点,但心率不要超过130次/分。切忌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用力剧烈和深度低头的运动动作。

3.肥胖症、糖尿病。肥胖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对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要比药物来得更直接、更安全有效,而且这种作用不受年龄限制。它可以通过肌肉运动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从而减轻肥胖,使血糖和尿糖降低。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病的体育锻炼的共同原则是体力锻炼与控制饮食二者结合应用。方法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糖尿病人的身体情况一般都比较差,宜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机体缺氧使乳酸堆积而出现酸中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以备低血糖时应用)。

4.慢性支气管炎。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抗病能力。要特别坚持耐寒锻炼,其方法是从春季开始,先用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暴露部分,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到皮肤微红为止;夏天用凉水毛巾,拧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并用手捧凉水冲洗鼻腔;秋后用冷水洗脸、擦身,或冷水浴,要持之以恒。另外,可练习呼吸保健操,因为进行深呼吸运动,不仅对呼吸肌是一种锻炼,还可改变肺内压力的变化,迫使肺泡内残气的排出,增加换气量,同时对肺泡组织的弹力恢复也非常有利。

5.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五十肩”,是独有的老年病。发病时肩部周围疼痛剧烈,夜间更加明显;后期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临床上治疗疗程长,效果不显。除配合推拿等治疗外,体育锻炼最为有效。方法以活动关节为主,其关节活动的幅度,要由小到大,最后做到最大可能的范围。

6.慢性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腰椎关节退行性变化和腰肌的慢性劳损以及肌无力等引起。应以腰、背和腿部肌肉锻炼为主。有太极拳、五禽戏、体操、散步、慢跑、门球以及退步行走。退步行走能通经活络,壮腰健身,每日可坚持2次,每次5~10分钟,对于腰肌劳损疗效尤著。运动中不应超量负重锻炼,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综上所述,以养生保健解决好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的问题,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还可降低老龄化社会的成本,减轻青、壮年人口的后顾之忧,使老人安享晚年,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内容、图片均来源网络)

如果觉得《浅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与护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