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明日立秋,你知道有哪些立秋习俗吗?秋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

2022-03-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转眼之间,2021年已来到了8月,明天,也即是8月7日就是立秋了,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在过去,农村人对于立秋是相当重视的,毕竟秋天意味着秋收,是收获的季节。

以前在我老家,立秋前后3天,有很多民俗活动要做,那天,奶奶会煮一大锅红豆汤,让家里的小辈去喝,要给我们去去暑气。立秋那天母亲会准备一个大西瓜和一碗肉,父亲说吃西瓜是让我们咬住秋天,也叫作“咬秋”,这样在立秋后的炎炎烈日下,据说能够不生痱子,可以咬住秋季的凉爽,去除夏日的燥热,是一个好彩头。

那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但是每逢立秋,母亲都会杀只鸡或者杀只鸭,记忆中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这顿肉是少不了的,最起码一人一块。母亲说,秋天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要开始养秋膘了,不然深秋和冬天怎么顶得住。在没有空调暖气,甚至没有羽绒服的年代,冬天真的会冻死人的,而且夏季炎热,很多人没有胃口,吃得少,正好趁着立秋补一补,也算是为了秋收养足力气吧。

除了上面两项活动,立秋的时候还会“敬社神”,官府和民间于此日祭神答谢,而这项活动距今已有千年,起源于汉代。在宋代,秋社有妇女归宁、饮酒等习俗,而在宋代宫廷内,立秋这天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去殿内,等立秋时辰一到,便有宫人高声喊:“秋来了”,梧桐叶应声而落,此寓报秋之意。

此外在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山区居民,会在房前屋后、窗台等上晾晒作物,称为“晒秋”,而这又以江西婺源篁岭古村的晒秋最负盛名,因为喜欢《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本小说,便随着郑薇的脚步来到了江西婺源,喜欢婺源的古朴,和如诗如画的风景,又误打误撞去到了篁岭古村,秋季的古村是五颜六色的,黄的是玉米,红的是辣椒,还有大个的南瓜……在灰瓦白墙的映衬下格外耀眼,像是闯进了画中世界。

除了立秋习俗之外,立秋过后还有很多养生事项,毕竟以人为本,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参加各种活动。

虽然时至立秋,但是三伏才过半,接下来还有闰中伏和末伏要过。古人云,“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也就是说三伏天宜伏不宜动,这时候天气依旧酷热,尤其是正午到16点这期间要注意躲避烈日,避免中暑。在农村,有歇伏之说,可以睡个午觉,趁着清晨或者傍晚去田间劳作,正所谓食补不如睡补,足够的睡眠,可以帮我们做好秋收冬藏的准备。

常说立秋之后要多吃瓜果,而对于三伏天来说,最好的解暑利器就是西瓜了。在老家,父母在田间干活,会用井水泡一个大西瓜,等到下地回来,西瓜冰凉,几口下去,疲惫口渴立消,西瓜皮还能洗干净炒菜吃。根据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的介绍,西瓜“清肺胃,解暑热,除烦止渴,醒酒凉营,疗喉痹、口疮,治火毒、时症。”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帮我们实验过了。

所以抓住夏天的尾巴,多吃一些应季水果,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像西瓜这样天然成熟的瓜果开始逐渐减少,这类瓜果只有经过夏季烈日的暴晒才会有独特的甜蜜清香,过了这个季节瓜类就要少吃了,据《法天生意》记载,“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我们都知道瓜类多是凉性,天凉时吃,很容易伤了脾胃,引起腹泻等问题,这也是家中长辈常说的“秋瓜坏肚”。

秋季干燥,容易引发上火,这时候饮食方面就要格外注意了。总之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开水,保持心情愉悦,多食五谷杂粮,按时泡脚……离家在外一个人也要照顾好自己,也要记得提醒父母立秋了,愿大家这个秋天一切顺利。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风俗或有不同,你那边有什么立秋习俗或者活动呢?可以在评论中一起分享。

如果觉得《明日立秋,你知道有哪些立秋习俗吗?秋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