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秋庆团圆,你该如何养生?

2022-05-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9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中秋节如约而至。

闻着满街飘香的月饼,在此,小素向诸位送上中秋节最真挚的祝福!

平安,所以家圆。每个人健康,正是家圆的最好保障。

中秋后,天气将逐步转凉,正是适合呼吸道病毒生存的时节,加上中秋节人群聚集、流动几率也将进一步增加。防控意识千万不能松动,有效的个人防护举措,必须成为每个人的过节“标配”。

湿与燥转化,调神静气的重要时刻

中医眼里的中秋,是调神静气的重要节日。《类修要诀》记载“不得中秋真种子,去年徒费万年心。得之守之宜秘隐,不秘不隐遭天嗔。”《柳选四家医案》提到:初秋之湿,本从夏令而来,原为正气,若论其燥,则在中秋以后,其气亦为正令。

每年的中秋处于湿与燥交替转化的时候,人体既易受湿邪,又易受燥邪。而燥易伤肺,湿伤脾胃,所以此时,人们患病多为肺燥脾湿。同时,由于夏季高温带来的烦躁、少食、失眠、懒动及贪凉受寒等,都会使人体健康受损,到秋季会上门算账。

中秋不注意,这些疾病容易找上门

1、外感病

进入中秋,早晚凉而中午热,昼夜温差大,暑气渐消,但秋老虎还会做最后的挣扎,天气有时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

2、胃肠病

夏季凉东西吃多了,容易损伤脾阳。天气凉了之后,继续如此,会更容易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痢疾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3、秋燥病

秋风肃降,把空气中的水分吹干。很多人晨起时会出现嗓子发干、鼻子干燥、皮肤紧绷、大便干燥等症状更加明显。这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现。

4、假日综合征

结束紧张而欢快的3天游玩轻松又愉快,然而很多人在假日之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不适。

小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产生熬夜、暴饮暴食等行为,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

守住正气、健康约饼

1、防疫心态不放松,顾护正气正当时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讲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健旺之人,邪气不能干扰,因此而不会生病。而体虚之人,因为正气不足,疏泄失去常规,就非常容易引起疾病。

所以说,养正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守住自身正气,固护自身阳气,是维护自身抵抗力、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中秋小长假一定要在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的同时,规律饮食,适当运动,顺应四时,有效睡眠,不宜过劳,以致耗伤正气,降低免疫力。

2、健康约饼不贪嘴

螃蟹和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却会损害健康。

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月饼含糖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害较大,儿童脾胃比较脆弱,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

有十二指肠炎或胃炎患者切忌空腹吃月饼。即使是正常的健康人群,也最好在半空腹的状态下将月饼当小点心分着吃;另外,吃时切忌配冷饮,因为月饼甘甜油腻,含高糖和高脂肪,进食冷饮后易凝滞加重胃肠消化负担及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此外,月饼不宜与饮料、粥同食。因为月饼、粥、甜饮料含有大量糖分,会迅速提高血糖,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合,对普通人的大脑细胞也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容易发胖,建议搭配茶饮去油解腻。

建议可以边吃月饼边喝热茶。茶水所含热量较低,还可吸收月饼里面的油脂,防止积食。月饼甘甜油腻,遇热则化,遇冷则凝。化为吸收消化,凝为阻滞不通,所以,热腾腾的茶水正是适宜的搭配。

另外,想消滞还要适当运动,加快身体的能量消耗。推荐茯薏茶,可起到帮助消化、防止积食的功效。

中秋时节,可适当服用银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乌梅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并能健脾消积,降虚火。

3、秋冻锻炼应适度

中秋来临,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说好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也只是说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物,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秋冻也并非人人皆宜,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无论如何,身边常备一件小外套最是合适。

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4、协调形神防综合征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意思是说,养生之道就应该学习阴阳之道,做到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轻易使身心透支,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人才不会因为在紧张的工作与松散的节日作息中表现出不适应。

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家好好休息,上班前夕不去参加聚会等容易让人兴奋的活动。可以给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上班后要尽早收心,加强自我调节。

如果觉得《中秋庆团圆,你该如何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