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敢问健康之道在何方

2022-05-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6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摘要:大道至简,天地人和,健康之根,智慧生存。如何道法自然,恒动平衡,并能遵从个性化、多样化,已经成为东西方医学的首次健康共识。遵从天地人合。信守力学营养平衡,也许就是现代都市人群守护健康的解决之道。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凡事皆有规律,依道而行,无往不胜,可见道是一切事物行为的根本,健康也不例外。何谓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大道至简,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今未来,覆盖着宇宙星系,而且,始终不停地运转变化,此消彼长,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健康之道,就是天地人和,智慧生存,前者曰道,后者曰德,这也许就是天算农医,儒释道医,庄老孔孟,中医国手数千年历久弥新的根源与基因所在。

《易传》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字经》亦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其实质就是国学最为核心的太极模型,也是最为重要的天地人和健康模型。前者是说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互动态自然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的影响,后者描述三体星相运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四维世界规律,也反映了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基本物理存在形式。

可见生命健康的首个层面应为天,也就是人与宇宙的平衡统一,这也是对生命健康影响最大的客观因素。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精神心理平衡,故民有俗语称“人心大如天”,可见精神意志在某些情形之下,难以限量的影响性,这可能也是道德经将德与道依次同论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天地人和,智慧生存的至高境界之一。

例如日本江本胜博士著名的《水知道答案》科普实验(有网文说此实验是假的!),不同内容的语言、音乐在同等条件下获得了完全不同的纯净水冷冻结晶图案,有美丽,有丑陋,有破碎,有完整,分别与爱与诅咒,别离与团聚等内容一一对应。又例如古代伍子胥一夜白头,近现代贪官们在极短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巨大外貌和身体衰老表现,甚至以决绝的方式告别生命等,可见信仰、意识、精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有时候是何等深远,何等巨大。诚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每分每秒,无时不刻伴随着每个人,包括梦境之中和冥思遐想之时,无人可以逃离。相信随着物理学和人工智能等生命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小的粒子结构和更多的物理纬度世界被揭示,有关健康精神世界的客观规律一定会更清晰、更系统的逐一展现,今天的梦境、意识、感知、想像等健康相关世界也一定有更加丰富的认知。

在当今亚历山大的现代都市生活中,无论年华喜乐,还是岁月艰辛,生活甜蜜,还是身心苦痛,生命每一刻的本质其实都是一种修行,万忙之中,静心片刻,读书思考,修禅定行,往往也是借助自然之道最大的一种修身养性和健康守护。若能如此,便能够处惊不乱,遇难不慌,精神上做到“身已在三界外,人不在五行中,”真正做到超然度外,像圣严法师说的那样:“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活出真的自我。人生的一路走来,有了良好的心态,横看竖看皆成趣,处处时时亦风景,正如旅游一样,充满了激情,收获了乐趣。即就是面对健康和医疗的痛苦,生死别离的悲剧,依然能够襟怀上善若水的情怀,秉持大爱无疆的行止。

其次,生命健康的第二层面为地。虽然不时兴了,但地球人都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天有时差,地有地差,人有体差,没有天地人的千差万别,没有了南北差异,高低不同,地道无从谈起,养生健康也就失去了基本坐标载体,世界就没有个性化和多样性,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刚柔差异。

《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顺天应地-按照自己的生命ID与自然时空四维世界平衡相处,这是脚踏实地的地球人健康养生的最高境界。这有点像按照农历的不同时空差别,在各地安排不同作物的农时和农事一样,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安排地球人的生存、生活和性命,才能符合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延年益寿。同样的道理,也必然会延伸到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医时以及医事的安排,只是更加具体、更加复杂,并需要更加个性化,这就像没有农历,要想成功的种好庄稼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一样。因为种种历史和近现代的原因,地道层面的养生健康比重最大,也最薄弱,历史上主要靠个人领悟,家传师承,近现代又被束之高阁,碎片化和断崖化最为显著,直到近年来西方时间医学的快速崛起,情形才又有新的生机。可以预见,这也是大数据时代,养生健康最有可能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大领域。

最后,有了明确的天道地道,顺天应地健康生活就有了基础坐标,但还必须落实到人道,通过有效的医术才能够实现天地人和的健康之道,真正回归道法自然,智慧生存的健康太极之道。人道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者的至高境界就是仁与义,属于精神修行层面,贯穿于天道和地道的全系统。此外还有被动的健康人道,就是我们经常所谓的医疗和养生技术,至少包括了顺天应地的生活方式、生物力学平衡的肢体运动、营养组学特别是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均衡等三方面的养生健康技术,缺一不可。

顺天应地,天人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顺应大自然的力量,保持大自然的节律,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是自己的生物节律与大自然的健康时空多维体系保持一致;其次保持肢体的生物力学平衡,帮助我们抵御各种不良的运动和肢体活动姿势,最大限度保持肢体关节的畅通和柔软;最后保持脏腑正常代谢,特别是定期的清洁排毒,微生物菌群重构以及精准的动态营养物质补充,维持良好的优质营养物质供应。

显而易见,这三方面可有效维护人道医疗养生系统的技术,其共性在于,都汇聚有悠久的历史和最先进的科技创新,都属于当下标志性的科技技术热门创新领域,而且常常表现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惊世之举,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体验良好。

作者小传:吴周强,新世代健康经济创新研究者,博闻睿见主笔,博睿科技(brainet)创始人。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提供精品原创,拒绝糟粕杂绘。

文中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部分数据来自百度搜索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闻睿见原创首发,版权属博睿科技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本文链接;或请事先联系我们

如果觉得《敢问健康之道在何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