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23万人养生被骗99亿,养生最好的方式,不是多花钱,而是……

2022-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健康科普】

现在大家健康养生的意识越来越强,这是好事,说明咱们吃喝不愁,所以都想长寿一点,幸福的日子过久一点。

但是,也涌现了更多不法分子,抓住老百姓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需求,趁机坑蒙拐骗。

今天的【健康科普】,咱们就来讲讲最轰动全国的一宗「养生诈骗案」,10年时间里,23万人被骗99.5亿!

到底是什么骗子这么嚣张?且听小动君细细道来~

广东邦家租赁服务公司董事长蒋洪伟作为首要嫌犯,与其他26名嫌犯受审。此图为蒋洪伟等被告人在庭审现场。曾强 郑朝辉 摄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高、受害人最多的金融犯罪案件。

而骗子们利用的正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保 健 品

受害者中,很多都是中老年人,近100亿的诈骗金额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积攒了大半辈子,准备拿来养老的钱。

实 在 可 恶

在痛恨骗子的同时,小动君也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正是由于我们的科普工作还不到位,致使中国还有那么多人盲目落入保健品养生诈骗圈套,甚至倾家荡产,掏心掏肺,把血汗钱全掏给了骗子。

所以今天,小动君就利用这个案件,给大家讲讲保健品诈骗的3个基本套路,大家看完可千万捂紧钱包,不要再上当啦~

保健品诈骗术大揭秘

目标人群

散步、买菜的中老年人

骗子为什么专挑这类人群呢?

很简单,因为这些遛弯买菜的中老年人——

有闲

有钱

思想单纯耳根软

确定了目标人群,骗子就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套路一

街边免费测血压、免费体检

大家一定不陌生,在居民小区附近,总有年轻的姑娘小伙儿,支一张小桌,上面摆个招牌,写着:

免费测血压

免费测血糖

免费号脉

......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都有三高,爱聊天,还爱占点儿小便宜,看到免费就好奇过去凑凑热闹。

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其实就是保健品推销员(骗子),笑容亲切,热情攀谈,一口一个叔叔阿姨,不仅给大爷大妈免费体检,还对中老年人各种身体小毛病了解得十分透彻,什么头疼脑热,腰酸腿痛,失眠多梦,分析得头头是道。

尤其儿女不在身边的大爷大妈,会倍感温暖贴心。

但他们没有看到,贴心的工作人员背后,骗子们正磨刀霍霍。

套路二

有奖讲座&有奖旅游

免费体验不假,大爷大妈尝到了甜头,很容易对保健品推销员小王小张产生信任,免不了常来常往。

于是小王小张今天叫你参加一个养生讲座,明天带你跟团出去游山玩水。这些活动不仅免费,包车包吃,还会赠送大米、鸡蛋、食用油等奖品,总之不会让大家空手而归。

骗子送温暖之细心周到,简直感动中国。

在受骗上当的人中,不少中老年人哪怕亲闺女的话都不听,但对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深信不疑。

这样的活动参加了几次,推销员觉得目标们被洗脑得差不多啦,就开始让人买保健品。

这些保健品,成分大概就是面粉蔗糖等便宜东西,说营养谈不上,反正吃不死人,成本也就十几元,但卖给大爷大妈时就变成了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上万元。

哪个产品推销给谁?骗子们心理都有数。

因为平常聊天的时候,骗子早就套出了话,这个老人有没有钱,有多少钱,是不是自己管钱,他们都一清二楚。

推销时漂亮话儿一套一套的,哄得你晕头转向,不知不觉就掏了腰包。

初级养生骗子,基本遵循这两个传统套路,骗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今天咱们提到的诈骗了99亿多的超级大骗子,却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玩出了更多新套路,一起往下看

套路三

加入会员、办卡、投资项目

等到大家在店里购买了一段时间保健品,成为熟客(重点挨宰对象)后,推销员(骗子)就开始了第三阶段:

一是兜售会员卡。

本案中销售的会员卡,共分为11种,有“福、禄、寿、喜、荣、华、富、贵”等种类。还有所谓水晶卡、白金卡、VIP卡、“九星连珠”等会员卡。

又吉利又喜庆,总有一款骗到你。

当然,会员卡是要充钱的,少则800块,多则40万。

办卡时,骗子们声称每季度可获得年利率16%至30%的回报,合同期满便可收回本金。

买了会员卡,有时候还会组织大家到外地旅游、参观店面。

活动形式搞得这么丰富多彩为哪般?

主要就是让你觉得:这卡办得值!

二是诱导加入投资项目。

项目谎称区域合作,运营邦家租赁体验店,称可获得相当于本金25%至47.5%的投资回报,并保证一定期限内返还本金。

如果当事人警惕性比较高,团伙成员则继续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名称替代投资产品中的利息概念,降低受害者的戒心,对当事人进行持续诈骗。

三是签订借款合同。

以承诺年利率30%为回报,吸引投资。

好好的,怎么就上当了?

小动君这样直白地把骗术写出来,大家肯定都不会上当,但身处当时的环境,很可能就会动摇。

为什么呢?

因为骗子都是销售大师、心理学大师,精准抓住了人们的几个心理:

制造焦虑,贩卖希望

但凡想买保健品的人,都很惜命,怕得病,尤其得了顽疾的,就更是迫切想要寻求解药。

正是抓住了这类人群的痛点,骗子们就夸大其词、偷换概念,把保健品的功效吹得天花乱坠。

利用权威性

几乎每个健康讲座上,都有专家、教授、博士、主任、XX疗法传承人。

只要找个人包装一下,镀一层金,讲话就能多一分重量,让人多一分信任。

就比如这位白发老人刘洪滨,她在不同节目和广告中,身份都不一样。

利用价位心理

保健品定价都很贵,骗子们知道,愿意掏钱的人,更倾向于买贵的。

因为他们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贵的肯定就是好的,殊不知,其实贵的便宜的成分都差不多。

因为——

从众心理

「专家」一场讲座推销结束,全场掌声雷动,听众纷纷掏钱买保健品买得热火朝天,这时候,你买不买?

哪怕你一开始不动摇,看到熟人老张老李都买了,你买不买?

此时,身后的推销人员再一煽风点火:

“再不买就抢不着了!”

“今天不买,明天就要贵上一倍了!”

你大概率会觉得,不买后悔......

得,买吧!

骗子知道,大部分人都有从众心理,所以他们一点都不担心没有冤大头。

靠着以上骗术,这个犯罪团伙10年内行骗16省市,集资诈骗金额高达99.5亿多元,受害人数多达23万余人次……很多人一生的积蓄,就这样被骗子坑害了。

而骗子拿这些钱,去买别墅、买山庄、逍遥快活......

难怪,当年案件庭审,很多受害的老头老太太去旁听时,画风都是这样的

当然,这个特大诈骗案最终被破获,犯罪团伙的头目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这个结局看起来似乎还不错。

可想想案件背后,有那么多受害人,甚至可能闹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觉得骗子被判得还是太少了。

而且,这只是众多养生诈骗案的冰山一角,全国还有多少个这样的犯罪团伙,正打着「健康养生」的旗号,继续欺骗无辜老百姓的钱。

为什么这样的骗子怎么抓也抓不完,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怎样才能消灭骗子?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还会受骗上当,那么骗子就有可乘之机。

回到咱们开头提到的,为什么受骗上当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

有闲

有钱

思想单纯耳根软

这些难道是中老年人的错吗?

不是的,让骗子有可乘之机的根源在于,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还没有从内心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养生观念。

所以消灭骗子,要从我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至于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养生之道」,小动君觉得要分两方面:

一要修身。

要了解你自己的身体,定期体检,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

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二要修心。

要从内心真正接纳衰老和疾病,积极养护、配合治疗。

不妨培养一些爱好,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有趣、热闹、忙碌起来,把空虚和寂寞挤跑。

最好能够多听、多看、多读书、多思考,让眼界和思维更开阔,不要偏听偏信。

当你的身体和心灵都充实起来,你也就自然而然具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不会盲目相信推销员的话,不会只想着花钱买心安。

这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最后,还请年轻人们,多花一点时间陪陪父母,陪他们聊聊天,你的理解、陪伴与笑容,是他们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最好的保健品。

如果觉得《23万人养生被骗99亿,养生最好的方式,不是多花钱,而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