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理养生《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佛印一屁过江来》

2022-06-08 分类:养生资讯

养生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自己还没有生病之前,然后呢把自己身体搞得好好的.将来再也不会生病!不知道对不对吗?这种想法应该说是不完全正确的,其中养生在中医上有一词叫"治未病"它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未病先防,什么叫未病先防?就是说一个人还没有得病的时候,你就要去预防它,第二个阶段是叫已病要防变,就是我们已经得了病,这个时候要防止它变化,防止它加重.第三个阶段呢?叫病后防复发,这个病啊,治愈之后你要防止它复发.

这个治未病的范畴,已经完全覆盖到了医疗的全部过程当中.而不是仅仅是以前的一种习惯理解,有的人认为治未病那就是预防!实际上,它只是在每一个治疗的步骤当中都要提前一步的概念,但是治未病相对的那就是治已病.咱们中国似乎以后就要偏重于治未病呢?有些人就认为,现在中医治不了已病了,所以退守到治未病这个程度上来了.在黄帝内经上有这样一句话,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一个最高明的医生他重点是在治未病上.而不是在治已病上.黄帝内经上还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国家到战争的时候要开始打仗了,它才去铸造兵器,一个人你到了口渴的时候再去挖井,这不是太晚了吗?所以中医的高明之处,是重点在治未病上,而它把治未病这种思想贯穿在治已病当中.

说到治未病,大家说一个都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韩非子>当中所记载的<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神医扁鹊去觐见齐恒公,一见面就说,唉呀,大王你有病了.不过这个病在皮肤表面还好治,齐桓公不相信,于是扁鹊摇摇头走了.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齐桓公,这一次他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到肌肤里面了,如不医治将更加严重,齐桓公依然不听.再过了十天,扁鹊又说这病已经到肠胃里了.如果不治后果将不堪设想.哪知,齐桓公还是无动于衷,又过了十天,扁鹊再见到齐桓公时却转身就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说,蔡桓公的病已经到了骨髓里面了,无法医治。

我们有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用身体去换钱.到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如果我们拥有生命磁,很有可能我们年轻的时候用身体去换回来的钱到年老的时候不用花钱去换回身体,但是我们还拥有自己的身体.

形容一个人身体好,常常说这个人是精气神十足,很有意思,在中国的语言习惯当中,大多数词是双音节构成的,而"精气神"这个三音节词出现的频率就显得特别的高,可人人都知道"精气神",那么到底什么是精气神呢?我们每个人究竟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精气神"达到十足的状态呢?

"精气神"在养生这个概念当中究竟有多重要?我们中国的养生,可以说就是养精,养气,养神。养神就是养心神,所以中医上讲了,你心安你的神就安,神安你的身体也就安了。比如说我们最近见面打招呼的经常会问到:您忙不忙?很多人会说:“最近忙死了、苦啊。”那“忙”字怎么写?左边是心,右边是亡,亡就是没心了,一个人找不到心了,你说他苦不苦?所以那些成功人士,那些企业家,他都成天在说忙忙忙,实际这个忙,就是竖心旁这个忙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是这个“盲”上面一个亡,下面一个目,也就是辨别不清方向了,找不到方向之后呢,接下来就是这个“茫”草字头的茫,你就茫然了。到最后那就是迷失自我了,所以这个养神养心很重要,

可是具体到养生当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养心呢?在我长期的琢磨当中,与这些成功人士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就琢磨出一种五“心”调神的方法,究竟是哪五“心”呢?第一个是心态平和,说得很容易,但是做起来是比较因难的。《黄帝内经》就说了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是什么?就是要少欲,平常我们说一个词叫清心寡欲。往往会被人看作是这个人不食人间烟火,但实际上对于养生来讲的话,适度地清心寡欲倒是好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他也想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他就学佛,从佛学当中来修心,所以他就结交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叫佛印。是金山寺的一个住持,金山寺在长江的南边,苏东坡那个时候住在长江的北边,后来苏东坡经过了长时间的修炼之后,他认为自己悟道了,他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瑞坐紫金莲。这个八风请注意,佛家的八风不是指八面来风,是指八种欲望。然后派书童把这首诗带给佛印,这佛印一看就在他这首诗的后面批了几个字,请这个书童又带回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来一看,原来只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看了非常生气,马上渡过长江去找佛印。就说,你为什么要批这两个字?我跟你平常关系也不薄啊!你不欣赏也就罢了。这个时候,佛印回了他两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你看,八风都吹不动了,我一说这个屁字,你就忍不住了,马上要过江了。

所以,就连苏东坡这样的人都没在那个时候达到真正的恬淡虚无啊~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做起这点来是不是更难了呢?确实是非常地困难,但是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你只要努力的这么去做,并且你要树立一个少欲的价值观,你就一定能做到。

第二个“心”说起来很简单--心情快乐。这一点呢,我们平常没事的时候看看小品,看看相声跟人吹吹牛、聊聊天这心情就挺快乐的。大家知道,郁闷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流行语,其实要做到真正的快乐,这是很容易的。照《黄帝内经》里说的: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比如说美其食,就是看到了那些粗茶淡饭,你首先心理上要觉得这个是西很好、很美。所以,心态上首先你要快乐起来,然后你吃下去这个东西,你就真的觉得它就是美味佳肴了。这就叫心理的作用。

再说一个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他的一生是经常被贬,有一次他被贬到了惠州,惠州这个地方当时还比较贫穷,每一天惠州城里只能杀那么一两头羊,这些羊肉都被那些当政者吃了。苏东坡吃不到羊肉啊,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一般人就会想,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呢?如果这样想就决对快乐不起来了。可苏东坡转变了一下思维方式,他就去吃那些羊骨头,他把那些羊骨头熬成了汤喝,并且还吃羊骨头上面剩下的肉,他觉得这是奇香无比呀,于是他给他弟子还写了一封信。他说,没想到我在惠州尝到了这么一个好东西,只是狗不高兴了,因为他都把羊骨头吃了。这就叫苦中作乐呀。

所以,快乐有一点就在于发现,发现就在于转变思维。接下来的任其服,乐其俗就好理解了。不管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你都觉得它美,它住得舒服。你能够接受眼前的现实,你自然就会快乐了。

如果觉得《心理养生《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佛印一屁过江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