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陈皮养生重在理气,“幼儿期”的它顺气胜过陈皮,还助消化而养胃

2022-07-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随着人们对养生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金银珠宝”或者其它身外之物都不如拥有健康的体魄重要,因此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而大众所熟知的养生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养生理论;另一类是现代新兴的养生理念。

这两种理论中有很多互通之处,比如都崇尚适当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以及合理的饮食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需要了解,用古籍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通俗点讲就是缺少什么补什么,过盛而多余的需要排出。

除此之外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通顺”一词也是十分重要,比如气血不仅需要“充盛”,还需要“通顺”,不然气滞血瘀比气血不足更影响健康。在脏腑中,肝脏是“主疏泄”,最喜欢的就是“通顺”;五脏六腑中的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它们也是“以通为用”。

为达到“通顺”的目的,很多人喜欢用陈皮养生,因为用它养生重在理气、顺气,还祛湿健脾。大家都知道陈皮是经过处理后的橘皮,但是“幼儿时期”的它也就是未成熟的橘皮顺气、理气更佳,胜过陈皮,气顺了则可以消肝胆的郁气,预防气郁等亚健康,此外还能通六腑助消化而养胃。

未成熟的橘子果皮晒干被称作青皮,与陈皮同出一源但小同大异,有时候橘子的幼果也做青皮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青橘皮”,并记载“青橘皮乃橘之未黄而青者”。一般剥取未成熟的橘皮后用清水浸泡并润透后捞出切片再晒干即可备用。

青皮可以分为两种,5、6月份自落的果皮称“个青皮”,7、8月份采摘的未成熟果皮称“四花青皮”。前者以黑绿色、皮厚、香气浓郁的为佳;后者以外皮黑绿色、里面白色、油性足的为佳。

养生用青皮的历史比较悠久,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在宋朝的《图经本草》,并指出“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紧跟其后的《起源》记载“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本草纲目》增添“主胸膈气逆,疏肝胆”。后世对青皮养生的总结是八个字“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因此养生主要有两大类益处。

1.青皮养生“疏肝破气”,有益于养肝。

前面提到过“肝主疏泄、喜调达”,最喜欢的就是肝气得通顺,但是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丰富的,而“肝主情志”,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肝脏是调节情绪的脏腑,反而言之如果大喜大悲等情绪的失控也会影响肝脏,最明显的就是因情志而肝气郁结,也就是肝气不畅通。

用青皮养生正好适用于肝气不舒畅,陈皮养生可以“疏肝理气”,而青皮养生是“疏肝破气”,“破”这个字在此处并非破坏的意思,而是破开难以通顺的郁结之气,可以说是更强烈的“理气”,因此青皮养生理气之功强于陈皮,但是没有孰优孰劣,只是适用的人群不同,仅此而已。

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青皮“乃入肝、胆二经气分要药,故人多怒、有滞气,用之疏通二经,行其气也”。总结文献记载与后世的经验,如果是肝气郁结而情绪抑郁,或者暴怒影响肝脏,表现出胸肋的胀痛、经常嗳气、气短而不思饮食等亚健康状态,可用青皮与柴胡、香附、郁金益气养生调养肝气。

如果是肝气不顺而肋部像针刺一样疼痛的人可以用青皮与当归、龙胆子以及白芥子养生;如果是肝气郁滞而且有寒湿的人,可用青皮与木香、枳壳、香附、苍术、厚朴以及砂仁搭档养生;如果是肝气郁结伴有脾胃热的人可用青皮与陈皮、芍药、栀子养生。

此外肝主疏泄还关乎于经期的通畅,如果是因为情绪的因素而肝气郁滞,表现为经期时肋部、腰腹发胀或疼痛、经行不畅的人,可用青皮养生以疏肝理气、调经,如果搭档香附、柴胡、丹参则更佳。

2.青皮养生助消化而养肠胃。

前文提到过六腑“以通为用”,喜欢通畅,尤其是肠胃,食物在内如果通行顺畅则肠胃协调,但是如果肠胃的动力也就是“气”郁滞则肠胃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引起亚健康。

在《本草图经》中记载青皮既“主气滞”又“下食”,如果是食积而气滞的人可用青皮搭档山楂、神曲、麦芽以消积化滞;如果气滞重而食积轻的人养生适用青皮与木香、枳实、槟榔、大黄以行气化滞。

除养生价值之外,青皮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但主要是围绕其“疏肝破气”之功,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青皮理气强于陈皮,可以称为“破气”,所以气虚的人做好不要用它养生,而且不能多用久用,一般以3至10克为度。

健康的身体千金难换,所以适时的暂缓追求名利等身外之物,抽出一丝时间养护自身非常重要,但也要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传统养生青皮与陈皮的关系仿佛人参与太子参,一个“劲大”一个“力缓”,没有孰优孰劣,只有合适与否。

如果觉得《陈皮养生重在理气,“幼儿期”的它顺气胜过陈皮,还助消化而养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