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2022-08-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上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现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中国饮食突出以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表现方式。

中国饮食特点

1.风味多样

讲究“南米北面”,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2.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3.讲究美感

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5.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艺术倾向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即艺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选料精良

选料精良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

如“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共32种珍贵的原料。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拢、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

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菇菌、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2.刀工细巧

刀工,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饪所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

3.火候独到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火候是烹调中最重要的事,同时也是最难把握和说明的事。

4.技法各异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共有24余种。不同技法有不同的风味特色。

5.五味调和

五味调和百味香。

6.情调优雅

美器、夸名、佳境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中国烹饪从选材、刀工、火候、调味,以及其技法和情调的技术性、艺术性,令人赞叹不已。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瑰宝,还是世界美食的宝库!

如果觉得《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