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自我康疗116:解读《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2022-08-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6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自我康疗116:解读《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天有名,地有名。名可名,非常名。天地初,本无名。混沌开,清浊明。降阴浊,升阳清。天无心,人多情。物有象,气无形。心有欲,迷物象。心无欲,知无形。气象变,数有定。得必失,衰必兴。心守静,神自明。阴阳变,分浊清。天公道,气有精。心门开,通神灵。损物欲,心清静。补正气,人康宁。

求有余,心不宁。迷物欲,失神明。妖风起,白骨精。神变魔,鬼精灵。盗有道,名可名。大道废,无真经。攀高端,无止境。长生殿,生幻影。人上人,玉皇顶。西牛洲,非常名。鬼神使,西天行。方寸山,拜神灵。斜月照,秋风冷。三更夜,万籁静。三星洞,鬼火明。群魔舞,生精英。猴成仙,猪成精。变佛法,手无形。修正果,化精灵。筋斗云,料不定。飞九天,落地平。寒热湿,不消停。木火土,起青萍。五行山,无踪影。

常守静,心气平。损物欲,化浊清。鸿蒙开,日月明。辨人妖,向天行。去阴霾,见清明。归本原,养真精。去浮华,远灾病。解烦忧,身自轻。心神安,自由行。乐无极,见真性。逍遥游,观风景。红尘变,道无形。心有缘,自通灵。顽石破,天地惊。庄蝶变,迷梦醒。形神合,知常明。

正如老子所言:“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灵将恐发,人无以宁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说,古时候人们所说的道法自然万象归一,就是天法道则显清明,地法道则显灵气,人法道则显宁静,河谷法道则显充盈,万物法道则显生机,当政者法道则显以正治国天下太平。换而言之,天得不到清明就会有雷电爆裂的危险,地得不到灵气就会有震颤摇动的危险,人得不到安宁就会有死亡的危险,江河枯竭就会有山谷干燥荒漠化的危险,万物得不到均衡循环就会有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毁灭的危险,当政者不遵循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会有天下倾覆的危险。因此,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当政者往往自称“孤”、“寡人”和“不谷”,这难道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所以,世上至高的荣誉是无须赞美的称誉,就是不要像明亮璀璨的宝玉一样引人注目,而要像粗糙黯淡的山石一样朴实无华。

亦如老子所言:“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说,能够明白自己不知道,这是自知者明的高雅风范。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自作聪明狂妄无知的坏毛病。得道的圣人不会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憎恶这个毛病。只有自觉克服和消除这个毛病,才能够使自己永远不会犯下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错误。

所谓“传道受业解惑”,知行合一,道高为师,身正为范。常人们的知识,都是来自老师的传授。然而,道可道,非常道,盗亦有道。如果老师传邪道,就会造成自以为是的精神病毒感染。现代人习惯成自然的封闭僵化病态惯性思维,总是很难理解上古时代的大道,这就是邪道精神病毒感染所致。

在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先民们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曾经形成了“天人合一全科治学”的知识体系,也创造出了“阴阳五行说”的大道医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流传至今的大道文化经典《黄帝内经》,就是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大道文化遗产。“下五千年”以来,“天人分离分科治学”的知识体系,则衍生出了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知识精英,并且酿成了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人道灾难。

今天,我们要进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人民战争持久战,就必须正本清源重读“黄老之学”大道文化经典。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静心解读和感悟《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原文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

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

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医部全录》注曰:此处必缺岐伯所答之言。)

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

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黄帝曰:愿闻胀形。

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餐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

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何以解惑?

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

帝曰:善。

黄帝问于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

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胗,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胀病患者的寸口脉象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说:寸口脉象坚大而涩,就是胀病的征候。

黄帝问:怎样诊断五脏六腑的胀病呢?

岐伯回答说:寸口脉象为坚而涩的阴脉,就是五脏有胀病的征候。寸口脉象为大而坚的阳脉,则是六腑有胀病的征候。

黄帝问:血气运行不畅就会使人发生胀病。那么,这究竟会发生在血脉里面呢?还是发生在脏腑里面呢?

岐伯回答说:血脉、脏、腑三者都与胀病有关系,但却都不是病邪所在的部位。

黄帝说:请先生给我讲讲胀病会从哪来发病。

岐伯回答说:胀病都发生在脏腑以外,只是向内挤压脏腑,向外扩撑胸胁,并且使皮肤发胀,所以就称为胀。

黄帝说:脏腑处于人体胸廓腹腔之内,就像是匣柜中秘藏的珍宝。各有一定的位置次序和名称,同处于胸廓腹腔之中,血气功能也各有不同。请先生给我讲讲其中的缘故。

(此处原经文遗漏了岐伯的回答。)

黄帝接着说:我没有停的你说的话,请再讲解一下。

岐伯解释说:胸腹就像人体脏腑的外廓,膻中就像心神所居的宫城,胃脏就像储藏食物的仓库,咽喉和小肠就像传送饮食物的通道。胃脏的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五窍,就像守护街巷门户的卫士。廉泉穴和玉英穴,就像津液外泄的出口。

因此,人体五脏六腑都有各自的疆界,各处发病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营气在经脉中顺行,如果卫气逆行于经脉外,就会引发脉胀。如果卫气并入经脉中,然后循行于分肉之间,就会引发肤胀。针刺治疗时,要刺取患者足三里穴以泻邪气。如果胀病刚刚发生,刺治一次就能治愈。如果已经发病很长时间,则需要刺治三次。不论是虚症还是实症,针刺治疗胀病的要领都在于泻邪气。

黄帝说:请你给我讲讲胀病的具体症状。

岐伯回答说:心胀病患者,会出现心烦、气短、睡眠不安稳等症状。肺胀病患者,会出现呼吸无力、胸部胀满、气喘、咳嗽等症状。肝胀病患者,会出现胁下胀满、疼痛牵引至少腹等症状。脾胀病患者,会出现呃逆连连、四肢肿胀、身体沉重、穿衣困难、睡眠不安稳等症状。肾胀病患者,会出现腹胀牵引背部不舒、腰部和大腿疼痛等症状。

六腑胀病患者,如果是胃胀病,就会出现腹部胀满、胃脘疼痛、鼻中有焦臭气味、饮食困难、大便不通畅等症状。如果是大肠胀病,就会出现肠鸣、腹部疼痛症状。冬季感受寒邪,就会出现饮食不化的泄泻病变。如果是小肠胀病,就会出现小腹滞胀胀牵引腰部疼痛症状。如果是膀胱胀病,就会出现小腹胀满和小便不畅症状。如果是三焦胀病,就会出现肢体胀满、气充满在皮肤之间、皮下虚软不坚实等症状。如果是胆胀病,就会出现胁下胀满疼痛、经常叹息等症状。

以上所述胀病,发病机理都一样。针刺治疗时,要察明患者血气运行的逆顺变化情况,准确把握刺治穴位和治疗次数。虚症就用补法,实症就用泻法。反之,就会使患者心神失守,招引邪气而损失正气,导致真气不能安定。这些医术粗浅妄为的恶果,就会使患者寿命缩短。能够通过补虚泻实调治,使患者神守其舍,让身体长久保持正气充沛,这才能称为良医。

黄帝问:胀病是怎样产生的?病因又何在?

岐伯回答说:卫气在人的体内运行,正常情况下都是顺着经脉循行于分肉之间。营气和卫气在经脉内外运行有逆顺,阴阳平衡相伴相随,这样才能应合天道。五脏经脉血气运行循环,应合四季节气变化,胃脏内的饮食水谷就能够生化精气滋养全身。如果违逆天道,就会使血气循环阴阳失衡,导致营气和卫气凝滞不行,阴寒厥气上逆,正气与邪气相争互搏,这就会产生胀病。

黄帝说:听懂了!还能不能再解释清楚一点呢?

岐伯解释说:邪气与正气在人的体内相搏,就会在血脉、五脏、六腑这三处产生胀病症状。

黄帝说:明白了!

黄帝又向请教岐伯说:上述《胀论》篇已经讲过:“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现在有患者刺治三次还不见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岐伯回答说:上述所言刺治一次就能治愈,是指针刺能够深入肌肉空隙,可以刺中血气输注的穴位。如果没有刺中穴位,血气运行就会依旧阻塞不通。如果不能刺入肌肉间隙,邪气就还会停留在体内,如果邪气上越于肌肉,就会使卫气运行逆乱,营气和卫气相互排斥。更加不协调。

针刺治疗胀病,如果当泻而未泻,厥气上逆就不能下行。如果刺治三次还不见效,就要改变针刺的穴位,直至阴厥逆气下行为止。如果还不能治愈,就要再次改变针刺的穴位,继续进行刺治,这样就能确保完全治愈,哪里还会有难治的胀病呢?针刺治疗胀病,必须全面审察内外表里的标本关系,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就像鼓声应槌而响一样,病邪又怎能不被祛除呢?

解读启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医之道“泻有余而补不足”。有无相生,百病皆生于气,治病治本就是治气。

在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人们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形成了公有制计划经济初级阶段社会化大生产发展模式。这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发展模式,就是养生健康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发展模式。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就必然会保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初心。

人心难测,阴阳易变。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自从“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天子分封建藩”等级礼法,就是道法丛林法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经济食物链体系。公有制与私有制的“道不同”,就体现在天之道与兽之道的道路之争。

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用,法术万变道不变。文以载道,术以载道,艺以载道。道法丛林法则的“天人分离分科治学”知识体系,就衍生出了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和斯巴达商业军国主义神话传说,也衍生出了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知识精英。自从“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以来,特别是从“鸦片贸易战争”的“开关通商”以来,“西学东渐”的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知识精英,就一直传播着“货币崇拜”的商业化惯性思维病毒邪气。

显而易见,一旦形成了“货币崇拜”的封闭僵化惯性思维,就很难理解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无货币”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不愿意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养生健康发展道路。因此,从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劳心者治人”,再到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神话传说,直到现代钱奴制资本主义社会全球化经济食物链,就始终演绎着私有制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直到美国的“世界霸主”更新换代,也都是“世界自由贸易”的弱肉强食胜王败寇周期循环。这种市场经济体内外循环的理论创新版本升级,由来就伴随着“世界自由贸易”与“闭关锁国”保护主义的“双重标准”口水战。

所谓“名可名非常名”,当年“鸦片贸易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曾经演绎过“开关通商”与“闭关锁国”的文化战争,也演绎过“洋务运动”接轨世界经济内外循环的理论创新。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最终结果,却是“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酿成了“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津燕冀汉奸何多”的百年忧患。

究其根源,就在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自私物欲执迷不悟。因此,就必然会衍生出“天人分离分科治学”的精神病毒转基因。今天,西方科学主义“市场神教”的精神病毒供给侧过剩,已经酿成了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需求端的新冠瘟疫人道灾难。“货币崇拜”的全球化经济食物链“割韭菜”体系,也已经暴露出了“纸老虎”的穷凶极恶真面目。“新冠八国联军”的卷土重来,就兆示着“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玛雅人和印第安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扶正祛邪,只有回归“天人合一全科治学”的大道,才能恢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健康活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有自觉进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精神康疗,才能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治病救人,必须始于文化自觉的自我拯救。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大道文化经典《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论》。

如果觉得《自我康疗116:解读《黄帝内经·灵枢·胀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