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了提升心性修养(所以我读《朱子学提纲》)

2022-11-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朱子是大儒,中医人要学习儒家精神,故不可不读朱子。建议读《朱子学提纲》,虽文简,其义深。

我是一个中医人,我致力于做好临床,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同时,我努力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这是我的责任。并且,我还努力提升心性修养,这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

一、为什么读《朱子学提纲》?

为了提升心性修养,所以我读《朱子学提纲》。对于此书,我反复读了多遍,越读越觉其中有道,有言不能尽,却心向往之的感觉。每读过一遍,细细体会,即觉中有无限趣味。我自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此书,尤其是中医人,更要精读此书。为什么?因为书中有关于朱子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智慧,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能促进我们在向圣的道路上多赶几步。

1970年钱穆先生撰写了《朱子新学案》,“分篇逾五十,全书超百万言,恐读者畏其繁猥”,特作《朱子学提纲》,“冠于书端,庶使进窥全书,易于寻究”。

我先读了《朱子学提纲》,之后才开始研读《朱子新学案》,但《朱子新学案》洋洋洒洒五大本,读来颇不容易。我只能捡自己喜欢的几个题目翻翻。毕竟我也不专门研究朱子的,我读朱子的唯一目的,即在于学习朱子的修养身心的方法。

《朱子新学案》洋洋洒洒五巨册,需花些功夫慢慢研读。《朱子新学案》洋洋洒洒五巨册,需花些功夫慢慢研读。

二、朱子的境界与成就

在《朱子学提纲》中,钱穆先生就朱子学诸多问题做了简析。关于朱子学精神问题可以说是钱穆先生探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朱子之学指导性学术思想。总概之,钱穆先生认为:“朱子精神气魄宏大,故能立大规模而兼斯两者。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到中庸,四通六辟,成此一家。”

我的体会是,朱子传播了孔孟以来的所有儒家精神,并发扬光大之。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是周、邵、张、二程哲学的融合。我接受这个观点。我认为,朱子的学问境界极高,历代无数大儒都诚心尊崇,说明朱子有道。作为晚辈后学,我一定要学习朱子。

钱穆说:“惟朱子,一面固最能创新义,一面又最能守传统”,而为集儒学之大成者。

作为中医人,我自认为我应该向儒。我非常推崇儒家思想。我认为,儒家思想有大智慧,能帮助我们端正身心。我们之所以患病,往往由于身心不端正,特别是心不正,导致五脏六腑皆失其平衡。由此说,学习儒家思想大有益处,不但可以学会做人做事,还能让我们不生病,甚至解除病苦。作为中医人,按儒家思想提高修养,即是提升医德。

儒家之学,是为了修己安人,化天下于至善至乐。这是一种极高的理念和莫大的胸怀,其中有许多圣贤,令人向往。

我尊崇儒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医人应该是修儒的》,即谈到作为中医人,我之所以尊儒的几点原因。

我的体会是,学习并实践儒家之学,不但能帮助我们在中医上取得成就,更能让我们心怀仁爱,提升医德,进而促进我们修养身心,既恬淡,又内守,让我们更快乐,更幸福。

三、朱子的修养方法

朱子的思想,主要分为两部分,理气论和心性论。钱穆认为:“理气论略当于近人所谓之宇宙论及形上学。心性论乃由宇宙论形上学落实到人生哲学上。”

作为中医人,我学习朱子的这两部分思想,且关键在于后者,即从心性上入手,提升人生境界。

至高的人生境界是什么?《大学》讲是“止于至善”,我的理解是,达到心与理合、人与天合的境界。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至高境界呢?朱子提出了与本体论相对应的工夫论,也即修养方法论。我认为,这是朱子学最令人称道的部分,也是我最重视的部分。

朱子的修养方法论主要就是“敬”和“静”。朱子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底尾,不可顷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网领,存养之要法。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

四、关于“敬”

我听众朱子的教诲,平时在“敬”和“静”上下了不少功夫。我心偏于浮躁好动,难静好动。我的体会是,孔子指导子路的修己以敬,最是切合于我。敬则能静,敬则持志,非敬不可。学习中医,当持何种态度?经过多年思考,我所得出的结论是:持“敬”为主。为什么要敬?我有如下体会:

一则,因为这是往圣先贤传承下来的大智慧,既有可以救命活人的医术,也有修养身心的学问。能对中医有一个敬的心,那么,学习中医就会效率提高,且心能正神能安,所学皆能入于我心。敬是平时涵养之道,也是学习中医之道。

二则,曾国藩说:“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我的理解是,敬则能立,敬则心安,敬则能秉承天地之道,其人自得天地之助,而能卓然有立,而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君子自强不息之意。肾主志,若安逸则伤肾,志气昏惰,荒废岁月。

三则,敬是一种正念,敬则心不外逸,而能安于本位。人若不敬,则内心奔驰游逸,出入变化,莫知其所止。而且,敬能定心,心定则欲望自减。人若不敬,则欲望无穷,驰骛不止,导致身心俱疲,无有休止。所以说,能主敬,是安心的法门。敬则心安,敬则神不外散,敬则顺应天地之道。

四则,“敬”不但是做人的方法,也是做学问的诀窍。因为敬则德聚,敬则心安,敬则神不外溢。我自己体会,当心能生敬时,读书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敬能让心神专一,神聚而不散。不管是读书、工作,还是养生、治病,都离不开一个“敬”。敬天地,敬鬼神,敬圣贤,敬经典,敬父母,敬师长,敬前辈,心敬则有得。

朱子教我“居敬持志”,平时我于临床工作之余,即反复琢磨这四个字,自觉于学业与修养皆有好处。

五、朱子谈读书

朱子认为,内外本末当合为一体,为学与养心也要内外结为一体。正是如此,朱子主张为学、读书。钱穆声称:“但在理学家中,正式明白主张教人读书,却只有朱子一人。”

《朱子学提纲》中有专门谈论读书的章节。这部分也是我最看重的,实在能纠正我的浮躁。朱子的读书法主要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条条皆精,条条皆切合于我自己,条条皆如给我脑后金针,让我警醒。

朱子谈到:“读书不可贪多,本欲多知多能,下梢一字不知、一事不能,本欲速成,反成虚度岁月。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读一章后又读一章,看一句后又看一句,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看上字时未知有下字,看上句时未知有下句,未理会上层之时,勿要搅动下层。当时虽似迟钝,不快人意,然积累之久,层层都了,却是见得许多条理千差万别,各有所著,岂不快哉?切戒东绰几句、西绰几句。”

这段话我反复读,反复琢磨,切于自己,多所反省。朱子所讲的,就是我的毛病。好读书,但不求甚解,且求快,求多,读来读去,有如猴子掰玉米,前头掰,后头丢,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关于读书的方法,朱子讲究三点:首先要熟读;其次,要切实地站在作者的立场理解作者的观点,不主张立说;最后,他提出要埋头专研,而不要急于求效。

这三点教诲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读书,第一不喜熟读,而喜涉猎。平时好买书,想快速博览,就犯了不熟读之戒;第二好用自己的喜好去评判作者,喜立新语,这样也是违背了朱子的精神;第三急于求效,而不知读书就是读书,求效的心一生,就容易浮躁。

小结:

《朱子学提纲》一书虽然不厚,字数较少,但可谓字字珠玑,是朱子思想的精华。作为中医人,不妨一读。我相信,只要静心去读,那么读后绝不后悔。从书中我体会到,钱穆对于朱子思想是持造成态度的。朱子的学问境界极宽极深,最核心的即在于他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曾国藩亦说:“朱子教人读书,此二语最为精当。”

朱子能看破时代缺陷,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能避免当时流行的各种弊病,朱子对于儒学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于我们中医人而言,学习朱子,能让我们更坚定中医自信和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更能提升中医素养,更有益于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董洪涛)#中医#

如果觉得《为了提升心性修养(所以我读《朱子学提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