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分享

2022-11-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按理说这样便利的生活,人们应该越过越惬意才对,然而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心理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学生,下面是我班里一个孩子的心理认知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一、基本情况:

何亮亮(化名),7岁小男孩,聪明,上课爱发言。在老师的眼里是个“根正苗红”的好孩子,然而在家里,父母却给我们发映出另外一面:霸道,不讲理,简直就是家里的“小皇帝”。

二、早期生活调查:

没入学前,一直由老人照顾,老人比较宠爱,父母亲比较忙,很少顾得上照顾他,孩子有要求,家长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满足,家长说,“要不孩子闹,自己心烦,反正最后都会同意,那不如一开始就答应孩子。”

三、成因分析

聪明的孩子都会察言观色,但是家长却不懂孩子想要做什么!

其实,由于家长陪孩子少,孩子早期的吵闹不一定是想要这个或那个,而是让父母多关注和陪护而已,结果孩子发现通过吵闹能够很快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在家里变成不讲理的、不劳动的“小皇帝”。

四、针对问题研判所制定的对策:

1.跟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问题所在,改变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不是无条件或无原则地满足,而是多陪护,以身作则。

2.让孩子学会感恩(选择让孩子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以教师的个人成长为例让孩子知道家长的不易)让孩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认知问题,从而改正过来。

五、取得的效果:

经过一年级的沟通交流,约法三章,家长最后反馈,孩子在家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可以和家长好好沟通,不再像以前一不同意就闹,根本不听家长劝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

六、个案小结:

有人说教育就是用一个人的认识去影响另一个人的认识,而我觉得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心理开始认知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亮亮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可以说所有的认知问题和心理行为,首先来源于家庭的教育,家长如果能够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为准则,能够从社会良俗为习惯,去影响孩子,去爱护孩子,陪护孩子每一步的成长,我想相信我们的孩子肯定能够健健康康成长;而作为一个老师更应该能够从心理行为去了解和理解孩子,关心孩子,我们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有心理得到滋养,知识得到丰富,这样的孩子明天才会更幸福!

如果觉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分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