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俗语:“老不泄残精 少不食壮火”啥意思(都听过懂的人却不多)

2022-11-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俗语,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俗语看似简单却富含深意,它们都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人生的真谛。

俗语有很多种类,有的指导老百姓播种收割;有的劝诫世人如果为人处世;有的则是通过面相之术观察人心;还有一些则是讲述养生之道。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一句关于养生之道的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

古人的养生智慧

何为养生之道?养生之道指的是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在古代,人们就非常注重养生之道。而养生之道一词,出自庄子的《养生主》。

《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唐成玄英疏:"遂悟养生之道也。"

可见,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大智慧者开始关注养生了。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养生之道一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涵盖非常广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养生之道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科学的理论。

养生之道不同于养生之术,养生之术是养生之道的一部分,它只是养生的一些方法。而养生之道则涵盖,民俗、医药、心理学、饮食、武术等。特别是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在养生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养生之道及一些养生方面的俗语,绝对是经得起推敲的,是科学的。

"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

"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不泻残精,重点在"精"字上,"精"指的是精、气、神。"精气神"是道教术语,它指的是人的精神力气。在人体中,"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

《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可见精气、精神对人的重要性。而老不泻残精便指的是,年老了以后,不能过多的去消耗身体的精气神,如果过度消耗必导致人体亏虚。其实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年龄大了人的生理机能下降,不能太过伤神费力,对事情不能太过于劳心,在体力上也是如此。

在常识上,古人对"老"的理解为五十岁,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年龄并不太适合现代人。但其实人到中年,就应该开始要注重养生之道,开始要保养了,当然小编这里说的保养可不是贴面膜、抹化妆品哈。

少不食壮火的"壮火"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素问》中这样的记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这里的壮火与少火,当指药食气味的纯阳与温和。在中医理论中,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反之温和者为少火。

少不食壮火指的就是,年少之时不可过度的滋补,不论是药物也好或者食物也好都是如此。在阴阳学就有物极必反的说法,本就少壮,再补以壮火,必定会补过头了。在看一些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某人误食一千年药材,导致补过头了,而容易走火入魔,便是这样的道理,虽然小说不可全信,但理论却用的是"少不食壮火"的理论。

听过不等于懂

对于这样的一些俗语,很多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其中含义的却不多。很多人容易把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把老祖宗总结人生真谛误解,这样是不可取的,希望都能多多去了解,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对于养生之道,更是如此,养生之道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跑跑步,跳跳广场舞。而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去多了解下,说不定就对你有帮助。

对"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你是怎么理解的呢?对于养生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觉得《俗语:“老不泄残精 少不食壮火”啥意思(都听过懂的人却不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