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王衍行评《华融引战增资420亿元(出售子公司股权瘦身》)

2022-11-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个疑问是,为何远洋资本已经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但这次却退出了?华融曾在8月18日披露,分别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上述机构拟通过认购华融新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不过,远洋资本并没有出现在最新发布的引战方案中,而由工银投资取代。远洋资本具有产业资本的概念,它的退出,使此次引战方案的五家机构,中信集团、中保融信基金、中国信达、工银投资、中国人寿,为清一色的金融资本。

华融利用从国有银行获得的大量的廉价贷款向高风险公司提供贷款,从而扩张成了一个既庞大又杂乱无序的金融帝国。华融深陷财务困境后,一些人认为说它“大到不能倒”,让监管机构陷入两难境地。

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华融表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总额不超过42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这表明,华融将有机会使其受损的资本回补到监管要求水平,并降低杠杆率。更重要的是,这会帮助华融避免严重违约。

四大资管公司“壳资源”的含金量有降低趋势。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监管准入门槛已经在下降,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变差。四大资管公司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市场份额近年来逐渐萎缩。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省级地方资管公司异军突起,在管理地方不良资产方面,地方资管公司相比四大资管公司更具地利与人和的优势,因地方资管公司与当地企业的来往更加密切,对当地经济的了解更加深刻;二是地方银行已是中国不良资产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地方资管公司还可能会抬高不良资产收购的价格,把四大资管公司排除在外;三是银行业处置问题贷款的手段也日渐丰富,通过自建投资子公司、特别是用于债转股的投资公司,银行可以进入广义上的不良资产市场,与资管公司相比,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拥有融资成本低廉、享有银行资金支持的优势;四是来自银行、非银机构、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供应的增加,监管机构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和监管限制,从而加剧竞争,威胁四大资管公司的主导地位。

华融是“激进经营、无序扩张”的案列,并且交了高昂的学费。下一步,在稳健及有序上,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华融可能还不会一帆风顺,华融需要做好迎接更加严峻挑战的准备。同时,当前又是一个重大机遇的时期,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在于管控风险,也就是,“富贵险中求”。华融这次必须成功,信誓旦旦需要有结果支撑,这个结果就是“中华之荣”,而不是其它。 #华融引战增资420亿元,出售子公司股权瘦身#

如果觉得《王衍行评《华融引战增资420亿元(出售子公司股权瘦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