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专家发现:要年轻先养血(20到40岁女人要遵循的补血计划)

2022-12-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女人养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乐观的情绪

心情愉快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 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 皮肤红润,面有光泽。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 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影响脊髓的造血机能,职业女性要养成现代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烟限酒。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生育过的女性更要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 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 泳、跳舞等,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

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 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 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 麻、红枣、花生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加强进补

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如党参15克、红枣15枚煎汤代茶饮;麦芽糖6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首乌20克、枸杞20 克、粳米6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熬粥食用。贫血严重者可加服硫酸 亚铁片等。

女人20—40岁都要遵循的补血计划:

卵泡期 生理期的第1天至第9天以补血养阴为主,同时注意补肾。

排卵期 生理期的第10天至第12天在养精血的基础上加入通络、 行气、活血的药物。

黄体期 生理期的第13天至第21天阴阳并补,而以补肾阳为主

月经期 生理期的第22天至第28天因势利导,用活血调经法,以 求行经通畅。

怀孕时期 孕妇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此时应养血保血, 改善血液循环。

坐月子时期 剖宫产、产后出血都会造成女性贫血,此时可以使用 补充气血。

哺乳时期 此时应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女性患有月经过多、月经失调以及肠寄生虫病、萎缩性胃炎、上消化 道溃疡、痔疮或反复鼻出血等疾病时,均要及早就医,尽快根治。

秋天已经过半,冬天还会远吗?严寒的冬天,你的身体准备好了吗?天气飘忽不定的秋季一定要注意养生!因为养生在不同季节遵循的法则不同,所以今天大叔把秋季养生最全的秘诀都整理了出来,跟着大叔一起学习秋季养生吧!

十大秘诀玩转秋冬不怕寒!

一、慎食瓜果

民谚有“立秋不吃瓜”的说法,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二、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锻炼

秋天天气越来遇冷,衣服不能一下加的很厚。有意让身体去冻一冻,接受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世界天高气爽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尤其应该注意机体的耐冻锻炼,比如晨跑,早操,冷水浴等,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四、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凉性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应该注意!秋冬之交调理脾胃应注重于滋润、清热、清燥。多吃熟食,多吃健脾开胃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五、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第一,要多喝热水,补充夏季流失的水分。第二,走出家门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多出门走走让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秋季。第三,避免大汗淋漓,秋季锻炼要适度!

如果觉得《专家发现:要年轻先养血(20到40岁女人要遵循的补血计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