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打造海南自贸港医旅融合康养胜地

2023-01-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全民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目标,更是经济转型的一个亮点。健康旅游作为我省旅游产业高水平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在全岛建设自贸港的进程中,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海南“三区一中心”发展战略定位之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推进健康旅游发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央12号文件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提升海南自贸港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海南自贸港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健康旅游发展优势突出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全民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目标,更是经济转型的一个亮点。健康旅游作为我省旅游产业高水平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在全岛建设自贸港的进程中,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20年下半年,经过疫情防控的非常规考验,海南旅游经济迎来强劲复苏,海南逐渐成为知名的安全旅游目的地。海南大力发展健康旅游正逢其时,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优势。

一是生态环境优良。海南生态环境全国一流,四季无冬,阳光充沛,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森林覆盖率、人均期望寿命等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列。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海南相关处置和防控快速、有效、精准,连续400多天无本地新发病例,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岛。此外,全岛空气质量长期全国第一,良好的气候对许多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缓解或治疗作用,有利于康养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自然资源丰富。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药用动植物资源富集,素有“天然药库”“南药之乡”之称,发展健康产业资源禀赋突出。此外,海南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有利于与健康相关的农业、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业的发展。

三是政策优势明显。一方面,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以及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将有力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海南集聚,推动海南形成全球康养医疗旅游目的地和汇集全球保健品、药妆品牌的“世界药庄”。另一方面,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新老“国九条”政策的有序衔接及细化落地,使海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产业政策优势。从全国范围看,海南有着国家赋予的独一无二的发展健康旅游的政策优势。

海南健康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健康旅游是旅游与康复、健身、养生等项目的有机结合,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业态,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海南健康产业起步稳、成长快,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特色不断凸显,集聚格局基本形成。凭借积累多年的旅游市场基础、独特的健康医疗政策和生态环境优势,海南健康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海南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养旅游产品渐成体系。“森林+康养”“乡村+康养”“运动+康养”“温泉+康养”等复合型、多维度、跨业态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日渐成型。打造了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形成了热带雨林游、热带花卉园林游、湿地红树林游、野生动植物游等森林康养旅游产品,2020年全省森林类A级景区接待游客309万人次,相关收入约4.2亿元;打造了197家椰级乡村旅游点,基本满足游客乡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的需求,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612.79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6.51亿元;形成了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康养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康养产品,培育了亲水运动季、沙滩运动嘉年华、三亚马拉松等全民健身品牌,每年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打造了海口观澜湖、琼海官塘、万宁兴隆、保亭七仙岭、儋州蓝洋、三亚南田等6大精品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

医疗健康产业渐成新引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三亚市中医院等正在发挥医疗健康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引领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等一批国际化的健康管理中心落户海南。博鳌超级医院、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等10家医疗机构开业或试运营,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医疗康养旅游路线,形成了多种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近年来,海南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欧美及日本、印度、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内容单薄、同质化严重、资源整合不够、专业人才匮乏、市场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亟须破题。

海南健康旅游发展稳步推进

“医疗旅游发展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手段,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机会。”随着国家不断加大社会投入,中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包括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人们医疗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服务升级、优化,是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挑战,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海南立足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健康旅游环境优势,积极探索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做大产品体系。一是打造一批医疗旅游休闲旅游区。重点打造“一心、五区”的医疗旅游布局体系,充分发挥各地健康旅游环境优势,开发特色化服务,创新发展方式,推进全域健康旅游发展。二是打造一批特色康养小镇。对接百镇千村建设工程,着重打造温泉、田园、沉香、养生保健特色康养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实现“产城景”深度融合。三是打造一批气候康养诊疗中心。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打造一批辐射国内及俄罗斯、东欧市场的高水平康养诊疗中心,探索发展海洋疗法、温泉疗法、森林疗法等自然疗法。四是打造一批健康管理中心。提升打造7个雨林养生基地、7个温泉养生基地,高标准建设健康养生养老社区、大健康及生命康复中心,全省布局一批健康管理中心。五是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依托丰富的黎药、南药资源和海口、三亚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加快中医药与海南特色气候资源的融合和组合开发,打造集高端医疗、国际商务、休闲疗养于一体的健康旅游品牌。

做强龙头带动。一是充分发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博鳌乐城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和国际健康旅游,瞄准国际市场打造以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疗养、特许医疗、会展服务等特色产业链条,争取在不久的未来率先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二是推动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休闲疗养项目,满足不同群体医疗旅游需求。

做活产业主体。一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门槛。在山林利用、水体资源利用、运动场馆场地建设、医疗保健品生产、药物康复治疗等项目开发方面放开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金向健康旅游市场投入。二是引进专业品牌医疗旅游机构。与国内著名的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合作,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及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引进发展一批高端的医疗保健机构,特别要引进院士或著(知)名学科带头人团队开设高水准的特色专科,打造特许医疗平台。与国际著(知)名医疗旅游服务和组织机构合作,引进发展一批合资合作或独资的“五星级国际医院”,建立“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合作交流中心”“世界医疗旅游协会海南培训保健中心”等。

做实产业保障。一是加大对健康旅游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法规,从准入、运营、评价、监管等方面制定配套制度促进我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出台《推动海南加快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加大对健康旅游的资金扶持力度。将健康旅游项目纳入省重点产业发展资金使用范畴,鼓励市县设立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带动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健康旅游服务用地保障。将健康旅游服务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统筹解决健康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鼓励健康旅游项目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四是打造符合海南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体系。一方面加强健康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健康旅游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省内院校合作,支持打造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展研究院,出台优秀人才引进政策,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吸引专业人才汇聚海南。五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海外健康旅游消费回流。积极运用网络营销、体验营销等营销方式,大力宣传康养医疗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康养医疗旅游消费潜力。

(作者为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厅长)

来源:海南日报

如果觉得《打造海南自贸港医旅融合康养胜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