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老虎”还没走 莫贪凉(养肺的时候已经到啦)

2023-01-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秋季养肺

喜湿勿燥

秋分过后,申城的气温依旧“3”字打头。秋季是暑寒过渡的季节,并且在五行养生理念中,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脏,此时更应注意对肺脏的保健。那么,如何在秋季做好居家养肺?小布带你一起去听听医生的专业建议。

秋季为啥要养肺?

原因一:

秋季养肺顺应自然精气内聚

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外感燥邪多从肌肤、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开始。阴虚内燥多由机体阴精亏虚而所致。

原因二:

秋燥易致咳嗽 防治久咳伤肺

燥易伤肺,容易引发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咳嗽是一个症状,常因于外感寒、热、燥邪所致。短时间外感咳嗽,不一定伤肺,但久咳必伤及到肺。

原因三:

秋风秋雨愁煞人 凋零情志防伤肺

秋季情志养生的重点是避免悲伤情绪,让自己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乐观愉快。用无忧无虑的心情来迎接秋天,去登高望远、收获果实,借秋季丰收的美景以抒发情怀、陶冶情操,这样一来,既锻炼了身体又调节了情绪。

与此同时,随着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应注意防寒保暖,慎重防治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免给秋季养生到来不必要的健康烦恼。

秋季该如何养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给出了几条中医养肺的建议:

第一,喜润勿燥。要滋润勿燥热,平时要注意润肺,包括家里空气的湿度要有所保证;

第二,要“辟邪”。中医认为,清虚处高位容易感邪,例如一旦感冒就容易累及口鼻和咽喉气管。因此我们要注意“辟邪”,即在流感高发季节,须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第三,保持大便通畅。中医称之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季当遇到胸闷气短时要保持大便通畅,这对肺部的痰和气短症状都有所改善。

饮食上同样遵循润肺之道,生津润肺,养阴清燥、通畅大便为主。可选用百合、芝麻、萝卜、莲藕、蜂蜜、银耳、梨、鸭等食物,忌进食辛辣、煎炸之物,生冷食物也不宜多食。有高血压与冠心病的老年人应防便秘,小儿要防秋泻。以麦冬30克水煎代茶饮用,有滋阴润肺之功。”

秋季养肺居家良方

1. 调摄精神,树立豁达的人生观。

2. 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 练习吐纳。晨起可在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满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念送至丹田脐下三寸处,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吐出。最后用两手握拳轻轻叩击背部,左右各3次。此法对肺和呼吸系统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可于每日早、晚各练一次。

4. 按摩鼻部。对于鼻粘膜对冷空气易过敏人群,临床表现为流清涕、喷嚏不止。可经常轻轻按摩鼻部,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亦有助于养肺。

5. 穿衣宜薄。“春捂秋冻”我国古代的一种保健方法,民间称"薄衣法"。其做法是在夏末秋初之时,慢加衣服以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达到锻炼抗寒能力的目的。

文字:李理

原标题:《“秋老虎”还没走?莫贪凉!养肺的时候已经到啦》

如果觉得《“秋老虎”还没走 莫贪凉(养肺的时候已经到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