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发掘龙山“药王文化”瑰宝第一人

2023-01-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1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郭老生活照)

娄底工业学校(现已被合并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现年83岁的退休老干部郭锦辉先生,是地处湘中涟源市边远山区茅塘镇被誉为“湘山之首”的龙山人。

年少时,因家贫无经济来源,他几乎天天跟随父母在龙山的层峦叠嶂间采药来维持生计。从此,他的人生,与龙山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初生牛犊不怕虎

懵懵懂懂遇贵人

郭锦辉是龙山第一位考上湖南省安化县最高学府省立十五中(今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的山里娃。

在经济极其贫困的艰难岁月中,郭锦辉从小就萌发了“要自救,靠读书”的信念。在父母鼓励和坚持下,尽管家徒四壁,常常食不果腹,已到启蒙年龄的他,竟也先后半耕半读地在村里读了两年私塾,在龙山学校(只有初小)读了三年级和四年级一期,在山下东坪完小读了六年级一期,共读了四年书。

67年前(1952年)夏季的一天,听说县里最高学府省立十五中要招考初中生,刚读完小学六年级一期的郭锦辉兴奋得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第二天一大早,他约了班上同学一道,去东坪乡政府分别开了份“同等学力”证明,兴冲冲地徒步前往远在60华里之外的省立十五中报考。

可是,当他们当天下午又饥又渴地赶到报考处时,却被告知不符合报考条件,不能报考。

尽管心里很难受,但他们没有气馁,也很不甘心。他们就找到当时正好在省立十五中集训的小学老师刘老师、梁老师、王老师等,跟老师们在学生宿舍挤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动身往回赶,准备去茅塘区政府再开个证明来报考。

当他们途经东坪乡政府时,正好碰上茅塘区政府区长周兴和,就向他反映了一下他们的请求。周兴和很支持他们的想法和请求,当即就在东坪乡政府开给他们的“同等学历”证明上逐一签了字。于是,等他们一赶到茅塘区政府办公室,就很顺利地拿到了盖有大大的“茅塘区人民政府”四方大红公章的“同等学历”证明。然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重返60华里之外的县城省立十五中报考。

可是,当他们再次来到省立十五中报考处时,报考老师还是拒绝了他们的报考要求。

顿时,满怀希望、满身疲惫的他们全都傻眼了:连考场门都进不了,叫他们如何回去见父母和乡亲们呢?

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聚在报考处下面游廊一角,纷纷叹气说:“没想到两次这么大老远跑来,却连报考机会都得不到!”

这时,有一位戴着眼镜、像大干部模样的中年老师从他们身边走过。只见他停下脚步,走到郭锦辉身边,问他:“小同学,你们从哪里来?老师为什么不给你们报考?”

郭锦辉心想:这个人好面善,又像个当大干部的,也许他能帮他们想个办法。于是,就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向这位师长诉说了一下。

没想到,这位师长一听完,眼睛立刻在镜片后面放出慈爱的光来,忙问:“那你们的证明现在有没有带在身上?”

郭锦辉连忙从书包里拿出茅塘区政府开的“同等学历”证明,恭恭敬敬地递给这位师长。这位师长一看,就乐了,说了句“呵呵,你们的区长我认识,他还是我的部下呢”,然后马上拿出钢笔在证明上签上“同意报考”四个字、自己的姓名及当天的日期,然后,将证明还给郭锦辉说:“现在应该没问题了,赶快拿去报考吧。”

听他这么一说,郭锦辉的同学都迅速围了过来,纷纷拿出自己的“同等学历”证明,请求他也给签个字。没想到,他一律来者不拒,照签不误。

郭锦辉心想:这个人究竟是谁啊,这么大的口气,他的签字真的管用吗?但转而又想:管他有没有用,反正别无他法,就死马当活马医,去试试看再说吧。于是,他迅速招呼着同学们第三次来到报考处。

一见他们又来了,报考老师颇感吃惊地说:“你们怎么又来了?不是要你们拿到毕业证后,明年再来吗?”

郭锦辉赶紧把刚才那位师长签了字的“同等学历”证明递上去,对报考老师说:“刚才有位伯伯给我们签了字,说同意我们今年报考!”

报考老师连忙接过去看了一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马上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哦,既然县委书记都给你们签了字,那你们当然可以参加今年的升学考试。”于是,他迅速给他们办好了报考手续,发放了准考证。

哇,天哪,原来他们刚才遇见的贵人,是时任县委书记刘若云!

这次升学考试,共考了语文、数学、常识三门功课。考完后,郭锦辉心里很没底。

语文、数学卷子他答得还算顺利。特别是语文的作文题“丰收”,很合他的胃口,写得很痛快;尽管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应试训练,在东坪完小读六年级一期期间,老师也很少要求写作文、很少讲作文,但他顾名思义地联想起自己每年秋收季节跟随父母在谷穗累累的稻田里扮禾、拾稻穗、虽然很累、但一想到马上就有白米饭吃了、干起活来就特别起劲、特别快活这样的情景,大胆猜想到,这就是“丰收”的含义吧,于是,就毫不含糊地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一挥而就。

但一看常识卷子,就有点懵了。面对大量选择题和判断题,因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他几乎全没有学过,根本无从下手,就只好急中生智想了个“抓阄”的办法,去碰碰运气了。

万幸的是,等考完后回到宿舍,他根据记忆把常识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及自己通过“抓阄”所做答案全都写下来,向参加集训的东坪小学的老师请教,老师看了后,很惊奇地告诉他:除了一道题的答案错了外,其它题的答案,居然都“蒙”对了!

出榜那天,诚惶诚恐的郭锦辉缩在宿舍里不敢去看榜。同学们看完榜后回来纷纷告诉他说:“这次共招150名,来自茅塘区的考生只有你一个人考上了,排在第50名。”他压根就不相信,以为同学们在骗他。当他被同学们硬拉着来到录取榜前,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50名的位置上时,他还是不敢相信,觉得肯定是有人跟他重名了。

于是,同学们就拉着他去学校办公室求证榜单上的“郭锦辉”,究竟是不是与他重名的另一个人。

当办公室老师通过仔细查对报考登记信息、确认榜单上的“郭锦辉”的确是他之后,他这才转忧为喜,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终于时来运转,可以正式走上“自救”之路、去实现自己“吃公家粮”的美梦了。

再次来到十字路

母校恩师指迷津

有梦想陪伴的少年,就是金子般宝贵的金色年华。

因成绩优异升入省立十五中初23班就读的郭锦辉,从此走上了求学“自救”的金光大道。老师们都很喜爱这位外表土里土气、生活很俭朴、但内心很坚强、思维很活跃、学习很刻苦、学业成绩持续拔尖的山里娃,同学们也很乐意跟单纯而乐观的他结为互帮互助的好友。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考上省立十五中初中的头一年里,他积劳成疾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郭锦辉满怀悲伤而又愈加坚守“要自救,靠读书”信念的三年初中生活,转瞬即逝,中考来临了。他根据家里急需他找一份“吃公家粮”工作的实际处境,准备报考一所省级中专学校。

就在报考中专学校志愿表递交给学校后的第二天,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的成长的涟源一中(此时省立十五中已更名为涟源一中)专职团委书记王书记,受学校行政委托,专门找到他,用一位女性特有的慈爱口吻,很慎重地对他说:

“你不要去考中专,而要继续升入学校高中部,去考重点大学,去追求更加高远的理想。你出身好、成绩好、思想好、身体好,国家正好很需要培养工农兵自己的知识分子,好男儿志在四方啊。请你相信:你的困难是暂时的,而你的前途,是远大的!”

就这样,当郭锦辉来到人生的第二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时,他又遇到了母校贵人指点迷津,让他从此走上了将“自救”与“报国”相结合的高中升学之路。

自古雄才多磨难。父亲的早逝,使得本来就很贫弱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而学校发给的特殊困难补助也毕竟是杯水车薪,于是,升入高中的郭锦辉,一边要咬定心中理想发愤读书,一边要勤工俭学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在此期间,他做了两份兼职,一是利用平时课余时间帮学校学生食堂去山下的涟水河里挑水;二是自己买了一担箩筐,利用星期天去40多华里以外的煤矿山里担煤卖给城区居民。

就这样,他的高中生活,在比初中生活更紧张、更忙碌、更充实、更向上、也更艰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流逝着。

然而,天意弄人,祸不单行。高中三年二期刚一开学,突然噩耗传来:他含辛茹苦的母亲也突然因病去世了!

因他家里穷得实在可怜,他家所在的梳装乡的乡长就主动自己出资,给他母亲办理了丧事,并鼓励他一定要继续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

在巨大的打击面前,郭锦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奈与无助:是继续前行遂志,还是退而回乡务农维生?在痛定思痛之后,理智告诉他:卒子过河,只能进,不能退;生活越艰难,越要负重前行。

很快,高考如期而至。饱经磨难的郭锦辉,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仪已久的军事院校——北京工业学院。该学院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首任校长是李富春,第二任校长是徐特立,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

于是,1958年夏,郭锦辉成为了龙山第一位大学生。

按照当时有关政策规定,要去外省大学求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可以去省城长沙找省招生办申请路费补助。

在郭锦辉就读的高26班,有两个人可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一个是考上北京工业学院的郭锦辉,一个是考上西北工业大学的康申之。于是,两人结伴,一起坐汽车前往省城长沙省招生办。

这是郭锦辉生平第一次出远门,他对如何在省城长沙找到省招生办,完全一头雾水。

幸运的是,康申之同学因曾经去过一次,知道去省招生办的路线。于是,他带着郭锦辉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最后来到湘江边坐轮船过江,终于在位于岳麓山下的湖南师范学院校内,找到了省招生办。

省招生办有关负责同志非常热忱地帮他们办理了路费补助申请手续,并且,当他得知他们的出身成分是贫下中农时,还格外关照地给他们多申请了十几块钱生活补助。

这简直让他们太喜出望外了。

事情办妥后,天色已晚。他们就在荣湾镇一个简易旅店破费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他们原路返回河东后,康申之就乘火车去西安了。郭锦辉因要等托运而来的行李,就孤身一人,暂时滞留在做梦都没有梦到过的长沙城里。

当天下午,正当他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茫然无措、不知去哪里找住宿之处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声喊着“郭锦辉”。他扭头一看,原来是读小学时教过他的刘老师!

刘老师说,他正好在长沙出差,因有急事要提前搭便车回去,已经在旅馆订好的房间,可以让郭锦辉住一晚再退房。

这简直就是宋公明带来及时雨啊。

从此,郭锦辉的人生,就真正开挂了。

祸福相依处处是

开挂人生事事成

郭锦辉在北京工业学院求学的五年里,学的是当时在军工领域适用性很广的陀螺专业。

作为一个初中失怙、高中失恃的山里娃,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能意外地得到或陌生或熟悉的贵人相助,以致最终能顺利考上并顺利就读理想的大学,成为一个有能力为家庭、为国家担当重任的有用之才……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他深深地感到:如果没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这样的好运,是永远不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的。

于是,在面临毕业分配填报志愿时,品学兼优的他动情地写到:

“祖国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我愿一切服从于国家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因为我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是党的忠诚卫士。”

郭锦辉的心声,很快引起了学院院长的关注。院长在该届毕业生大会上,对他进行了表扬。

随后,他就被分配到了跟他所学专业非常对口的位于大西北兰州的新兰仪表厂。这是当时属于三机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的军工厂。

在生产装配车间锻炼一年后,他就被调至设计科任主管设计员。

后来,他又受命担任新品研究所第一设计室主任,所设计的新产品——航空飞控系统——荣获1978年全国首届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而后,他又代表该室参加甘肃省首届科学大会,荣获该省重大科研成果奖。

再后来,他又先后被升任为新品研究所书记、厂部宣传部部长。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该厂的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市级,通常情况下,只要他不出现来自个人因素的意外,他的前程,可谓一片锦绣。

可是,正当他在大西北的事业发展进入平步青云的关键时期,他来自湖南老家龙山的妻子不习惯大西北每人每月只有2斤大米吃的生活条件,要求他调回湖南工作,而当时正好湖南有14个单位向他发函请他回乡工作,其中大多是政府部门,少数是国营企业。于是,自觉对妻子、对家庭已经亏欠太多的他,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提出了回湖南老家娄底工作的申请。不久,他的申请获得了批准。

从1963年6月大学毕业时起,至1985年5月离开兰州时止,郭锦辉把整整22个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西北,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忠实地践行了自己刚踏入高中时所立下的将“自救”与“报国”相结合的人生理想。

1985年上半年回到娄底后,他先后从事过多个科技行业国营企业及科教事业单位的领导工作。其中,他自己最有感受的工作,是担任创办娄底工业学校的重任并兼任首任校长。

本来,在他上任娄底工业学校校长之前,上级领导向他许诺在三年内分期分批提供500万元财政拨款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和配套硬件设施建设。结果,因国家相关政策突然发生变化,在他上任的头一年,左等右等,只等到了70万元的拨款;而第二年,只拨下来了60万元;第三年,只拨下来了50万元。真是一年不比一年啊。而三年累计拨款,竟只有180万元,离原定预算所需的500万元的一半,都还差70万元!

这对于本来信心满满地要把娄底工业学校办出点名堂来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在筚路蓝缕的办学过程中,他硬是凭着一股子在祖国大西北奋斗了22年的艰苦奋斗的狠劲和在各界朋友圈中良好的人缘关系,求爷爷,告奶奶,四处筹钱;而且,所需水泥、钢筋和木材等,全都由他带领有关后勤人员亲自去采购回来。总之,能省钱则省钱,能自己出力,就绝不花钱请人……他在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既定的三年内,把娄底工业学校创办起来了。

娄底工业学校的创办,填补了当时娄底市没有理工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空白,为后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组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因如此,后来每当回忆起该校创办之初的峥嵘岁月时,他的内心,还是颇感自豪与自足的。

1995年,在娄底市局级干部的一次集体体检中,他被发现并被确诊患了恶性胸腺瘤,然后,迅速被送往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尽管为了便于手术的实施,从他胸部取下了一根肋骨,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医生还是说,他可能最多还可存活三个月。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住院。在放疗了一个月之后,他胸部的皮肤呈现出烧焦状卷皱,疼痛,疼痛,再加上一股难以排解的难闻的气味,让他连饮食都无法下咽,简直生不如死。

当时正逢春节,他实在不愿再在医院呆下去了,就以回家过春节为由,彻底离开了医院。

因他从小就喜欢中医,并通过跟随父母采药维生,熟悉了各种中草药药性。于是,他试着用中医的办法来救治自己。

经过反复推敲,他选择了四味中草药进行配伍,天天坚持泡水喝。谁料,半年后,等他再次去医院复查时,差一点儿把他的主治医生的下巴都惊掉了:不但恶性肿瘤基本上消失了,而且胸部已被放疗烧焦的皮肤都开始恢复成正常状态了!

然后,他继续坚持天天服用,乃至如今三十四年过去了,已83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四肢硬朗,毫无老态龙钟之相。

他是于1997年正式退休的。本来,退休后的他,完全可以万事不探、高枕无忧地颐养天年了。但在退休6年后的2003年,当时任娄底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娄底地区副书记第一任专员、祖籍山东的南下干部仲沂同志,在一次理事会上,建议已满70岁仍在该协会担任理事的他搞搞龙山“药王文化”研究时,他基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龙山的“药王文化”的热爱,就欣然应允了。

从此之后,他就一个人悄悄搞起了关于龙山“药王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但他不会操作电脑,他就找到懂电脑操作、在娄底市林业局任总工程师尚未退休的友人陈代永,与他精诚合作。

经过长达6年极其艰苦的田野研究,他们发掘、积累了七八十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关于“药王文化”的手抄本原始资料。最后,他们把从中精心挑选、整理出来二十二万余字研究成果,全部变成了电脑打印件并装订成册。

2009年12月,郭锦辉退休后研究龙山“药王文化”的首部研究成果专著《药王孙思邈与龙山》,以陈代永与他合著(陈为第一作者,他为第二作者)的著作权形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此书出版后,迅速引起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领导专家等业内人士和爱好地域文化研究的有关圈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他也因此而被人们誉为“发掘龙山‘药王文化’第一人”。

完全可以说,《药王孙思邈与龙山》一书的出版,为被誉为“湘山之首”的龙山的地域文化研究,留下了里程碑式的宝贵文化遗产。

2019年9月22日,在我再次去拜访他时,郭锦辉先生送给了我一本由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现任办公室主任李双红主编、由天马出版社于2016年10月出版的《龙山药王传说》。翻开一看,里面收录了10余篇由郭锦辉先生记录整理的口述传说故事。

本来,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搞搞自己所居之地的地域文化研究,还正式出版了有关研究成果专著,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学界盛事了。但谁能料到,退而不休的郭锦辉先生,在忙完龙山“药王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稍事休养后,又获得同样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高中老同学、湖南广电原副台长谢凤阳先生夫妇邀请,参与了后来轰动中国当代文史界及政界的《国之贤母》一书的研究及编撰工作。

现在,已臻83岁高龄的郭锦辉先生,仍然兼任着三个无关乎名利、而只关乎个人兴趣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社会职务,一是娄底湖湘民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二是娄底生态学会名誉副会长,三是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顾问;而他的研究重心,除了龙山“药王文化”,还是龙山“药王文化”。

当我以忘年之交的学弟身份,向眼前这位“青发童颜”的耄耋寿星好奇地讨教关于永葆生命激情的秘诀时,很谦逊地自称“学兄”的郭锦辉先生笑呵呵地对我说:

“这些所谓的成果,对于我来说,都是随缘随性而为的结果,并非刻意追求所得;人生在世,名利于我如浮云,只要不愁吃,不愁穿,就可置身世外,自得其乐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的心身都得到彻底解放,同时注重养成健康饮食、劳逸结合、良好起居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我的所谓长寿之道。”(文/连源一中:梁习文)

如果觉得《发掘龙山“药王文化”瑰宝第一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