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春分至万物苏(正是养生好时节)

2023-02-01 分类:养生资讯

今年的3月20日迎来春分。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讲究顺应四时季节的变化进行调养。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生发的季节,阳气逐渐生发、生长。春天需要根据阳气的变化规律进行调养,重在养阳、养生(此处养生之生,意为生发、生长)。

精神方面:春季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要力戒暴怒,也不要情绪忧郁。春分时节,春回大地,春光明媚,这时,适宜到大自然中去踏青,登山赏花,自然放松,陶冶性情,使精神能像春天的草木一样,充满勃勃的生发之机,保持精力充沛。

起居方面:春天里春困比较常见,此时要做到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尤其是在春分节气前后,睡好子午觉能促使人体保持阴阳平和。早晨起床后多进行户外活动,舒缓形体,也可多做伸展运动,有助于缓解春天倦怠思眠的状态。另一方面,虽然春天天气较暖和,但日夜温差大,春捂仍不敢忘,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运动方面:春天运动宜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最好在早晨进行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的运行。在运动种类的选择方面,春天可多做伸展运动,如广播体操、八段锦、太极拳等,但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

饮食方面:春季饮食宜少酸增甘,以调养脾胃为主。饮食宜以温、软食物为主,少吃生冷食物。可多吃些韭菜、芹菜、香椿、大枣、山药、土豆等食物疏肝健脾。

春分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荠菜、春菜、春笋是这一节气的时令蔬菜,且属性较为平和,可以适当食用。

推荐三种当季蔬菜及做法

1、荠菜

中医认为荠菜性平,味甘,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荠菜自古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赞“三月荠菜饶有味”,中国著名作家汪曾祺更是在其散文中详细描述了凉拌荠菜的做法: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这种做法保留了荠菜的鲜美滋味,广东人在自家做这道菜的时候,还可以把姜米换成姜蓉或姜汁,再加入蒜蓉一起食用,可醒脾除湿。

荠菜糊古称“百岁羹”,适合老人食用。挑选不带花的鲜嫩荠菜,充分浸泡清洗后切成茸,或用搅拌机打成糊,另将鸡蛋打散,加入虾皮,拌匀,往烧开的水中加入荠菜茸,待其煮开后加入蛋液,轻柔搅拌成蛋花状,加适量盐及麻油,即可熄火起锅。这道羹喝起来鲜香味美,入口顺滑,是餐前的醒味佳品,又有平补中气的功效。荠菜还可以和猪肉一起做成荠菜混沌,这又是上海、江浙一代的做法了。

2、春菜

春菜和芥菜的外观和味道相似,很多人认为两者是同一种蔬菜,其实春菜是莴苣属的一种,味虽苦但属性却并不像芥菜那样寒凉。中医认为春菜味甘、苦,性平偏凉,可利尿通便,消积下气。对于产妇来说可以增加奶水,有助消化,许多潮汕人甚至认为春菜是坐月子唯一能吃的蔬菜,可见其属性是较为温和的。

春菜排骨煲是最地道的吃法,是广东人上潮式酒楼的必点菜式,潮汕人更自豪地誉为素菜中的上品。这道菜在自家中也十分好做,先将筒骨焯水,去浮沫后加入清水、干贝一同煮开后改小火熬汤。春菜择好洗净,菜梗和菜叶分开,香菇丁用油炒香后倒入春菜,先炒菜梗,随后倒入菜叶一同翻炒至软。然后倒入汤锅内,下几片生姜,适量盐,以中小火焖煮10分钟即可关火食用了。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来说,多加姜片、胡椒同煮,即可放心享用。

3、春笋

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无论是美食家、文人还是中医名家都对春笋十分喜爱,古人在《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美学家李渔认为,笋在烹饪中的地位就像中药的甘草一样,是可以调和其他各种滋味的,他还说,在《本草》中记载的食物,对人体有益又十分可口的就只有竹笋了。可见竹笋在中国古代是相当受欢迎的食材和药材。

我国各地还有许多以春笋为主的名菜,如“春笋烧鲥鱼”、“春笋白拌鸡”,沪菜中的“枸杞春笋”,陕菜中的“春笋焖肉”等。清代文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几乎每一道荤菜都用到了笋丁增香,例如一道名为“鸡丝”的菜,“拆鸡为丝,秋油、芥末、醋拌之。此杭菜也。加笋芹俱可。用笋丝、秋油、酒炒之亦可。拌者用熟鸡,炒者用生鸡”。

在《随园食单》中以笋作为主食也有记载,比如这道笋煨火肉,做法就是将春笋和火腿肉切成方块,一起煨制,煮开之后,倒掉盐水。如此重复两遍。(当然也可以将此水留下来,以便烹制其他菜肴),然后再放入冰糖煨制,成熟后即可食用。我们日常在烹制鲜笋的时候,通常会提前焯水,一来可以去掉笋中的草酸,解除涩的口感,二来可以缩短烹制的时间,以便呈现其脆嫩的口感,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

推荐三款养生粥

陈皮枸杞粟米粥

用料:陈皮5克,枸杞15克,粟米100克。

做法:陈皮切细末备用。枸杞、粟米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陈皮末,稍煮即成。

功效:理气解郁,健脾养肝。

燕麦山药玫瑰花粥

用料:燕麦片100克,玫瑰花1克,鲜山药50克。

做法:玫瑰花研末备用。鲜山药去皮洗净切丁,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熬煮20分钟后放入燕麦片,搅拌煮成粥,调入玫瑰花末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

橘皮大枣粥

用料:橘皮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将橘皮、大枣、粳米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调肝养血。■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春分至万物苏(正是养生好时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