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走出养生进补的7个误区

2023-0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少食补、药补的认识和做法,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是值得学习的,但也有不少片面甚至错误的,我们应该在养生进补方面要避免。

误区一:不问虚实胡乱进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儿女为了孝顺父母,总是买一些补品,而且一买就是大盒大盒的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于是家里的老人家没事就炖一些参汤之类的补品喝,可是有些老人长期这样就会出现心烦意乱,甚至流鼻血的情况。在人们的印象中,总以为补品是个好东西,但是这往往使许多人因不该补而进补,导致身体出现异样,甚至酿成悲剧。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身体素质比过去好了很多,如果不判断自己身体的情况,切记不要盲目的拿到补品就吃。

误区二:不对症盲目进补,这个也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些人一有头晕、乏力、气短的情况,就像要大补特补,有些人一到冬天就盲目吃膏方进补,还有人一听医生说体虚就要吃人参。确实,人体虚是可以补一补,但体虚有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安人体腑脏又分为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各种虚症都有针对性的补方,不对症进补,不但无效果,有时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比如鹿茸、海马、肉桂,属于温热,用于热性体质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人参、黄芪是补气的,如果不是气虚而服用,那可能会出现腹胀胸闷等症状。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情况,合理的选择进补的东西。

误区三:不知节制一味吃肉进补,有人觉得身体不适了或感觉身体有些虚了,认为就该补一补,然后就买些肉胡来吃,其实肉类不容易消化吸收,多吃或者久吃,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而且各种肉类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多脂、多糖的物质,属于中医的痰湿之邪,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其实一些容易消化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是能起到补益作用的,并且容易被脾胃消化,不会产生引起痰湿的效果。

误区四:食补比药补好,民间自古就流传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谷、肉、果、蔬等食物本来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常吃的东西,许多食物是很好的滋补品,如白萝卜可以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山药能健脾补肾,红枣能强肾益脑、宁心安神,核桃能够强肾益脑,这些食物对正常人来说,效果是足够的,而且又经济实惠。但是食补也有局限性,虽然食补材料也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平等药性,但其药性偏弱,对于已有病症的人来讲,效果甚微,很难奏效,所以需要药补来进行针对性强的补益。

误区五:进步以后就能长寿,有些人以为,进步以后就能长命百岁,其实进补只是养生保健的一方面,身体要想健康,害的身体内的气血阴阳调和,补发只是针对那些身体有虚症的,确实有纠正气血阴阳偏衰的转台,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要到达阴阳平衡的状态,还需要很多的方法配合,一味的进步并不一定就能长寿,相反有些人因进补反而短命,一些长寿老者往往深居简出,每日粗茶淡饭。

误区六:越贵的补品越补,不少人都以为吃了高价的冬虫夏草、人参鹿茸就能够补益全身,强身健体,其实很多贵的滋补品都是经过人为炒作,再加上带有误导性的广告在你耳边狂轰乱炸,让人绝对东西越贵,效果越好,上万一斤的冬虫夏草实际效果和十几元一斤的麦冬、枸杞并无太大差别。价格的高低只能反映物品的供求关系,补品的价格高低并不代表疗效的优劣。

误区七:吃了补品就不用锻炼身体了,有的人以为,只用一些补品进补,就可以不用出去锻炼身体,这也是一种误区,因为无论正常营养的摄取,还是补品的吸收和利用,都必需依赖于人体健全脾胃功能,人体一旦缺乏运动,便会出现体虚弱脾胃的消化功能低下等问题,即使吃补品也不能很好的被消化吸收,甚至可能会因为提虚弱或进补不当而产生副作用。不锻炼身体,即使吃了补药也未必有效。

朋友们,进补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千万不要随意乱进补,如果你对进补还有什么看法,欢迎你点关注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觉得《走出养生进补的7个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