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八九十年代 农村家家养牛(现在为什么很少有人喂养了)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的生产队时,农民对牛就很重视,那时候叫耕牛,主要是用来耕地用的,生产队里有专职的饲养员,专业管理集体耕牛。饲养员的地位相当重要,一般有村里德高望重的贫下中农担任。

八十年代,土地刚分给农民单干时,有很多农民还买不起牛,在种地时就很做难。一家养一头牛成了农民当时的梦想。当时的乡里为了鼓励农民养牛,每年乡政府还组织举行赛牛会,谁家的牛养得好,给你奖励,还给牛披红挂绿的游街夸富,让大家学习。那时候,牛是一家的主要财产,有“家有万贯,牛占一半”的说法。如果谁家丢了牛,就会全乡震动,甚至县里也会来公安破案,可见牛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那在一家来讲,牛就是宝贝,我们天天给牛打草,一旦牛生了病,一家人就会寝食难安,有的老农就夜里睡在牛棚里,照顾病牛。由于当时牛重要,也相当值钱,谁家有牛,或者谁家牛多,都令人刮目相看。谁家要是有两头能耕地的大牤牛,那才算是真牛人!说话办事头抬得高高的,干部见了也递烟!

由于家家养牛,我们做学生的下学就割草,放假就放牛。特别是农闲时节,山坡上到处是放牛的学生和牛群,连雨天也不例外。

实际上,人们操心劳累喂牛养牛,就是为了每年犁地那几天,过了那几天,牛基本都是闲着的,可是不喂有不行。到了九十年代末,小农用拖拉机的推广使用,犁地太方便,又不用人天天割草放牛了,很多手里有了积蓄的农民开始卖了耕牛换成了方便实用的拖拉机。

很快,喂牛的人开始少了许多。再后来,农民出外打工的越来越多,农村就基本不再喂牛了。现在在农村喂牛,单纯的就是为了卖钱,不再叫耕牛,叫肉牛。由于喂牛并不赚大钱,也太绑人,天天得伺候它,不能有一天闲空,喂牛的人越来越少了。还能坚持下来的也就是七十左右的老农,六十左右的都在城里带孙子,五十左右的农民还在外面打工呢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跟本就不会养牛,也不喜欢 养牛,四十以下的会牵牛的就不多,跟本就不知道养牛是咋会事。

如果觉得《八九十年代 农村家家养牛(现在为什么很少有人喂养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