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吃粽子 划龙舟(打驴毬 古人过“端午节”比现在嗨的多)

2023-05-19 分类:养生资讯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每年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它源自古代对自然的原始崇拜,由宗教祭祀祭拜图腾龙逐渐演变成大型民间庆祝活动,有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的重要目的。

端午庆祝活动成形于战国,发展普及于两汉,在唐宋时期最为鼎盛。期初本叫“端五”,但因为避唐玄宗的生日(八月五日),改称为“端午”。之后在宋朝衍生出许多周边活动,除了以往的划龙舟祭龙,挂艾草辟邪,吃粽子祈福意外,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极尽奢靡之风。

在宋朝,由于工商业空前发达,划龙舟也成为攀比富贵的重要方式。根据记载,当时的大龙船约长三四十丈,宽三四丈,头尾鳞乱皆用黄金镀制。河岸两边建立了观赏台,人山人海,声势壮大。划桨手身穿刺绣赛服,由龙头领队舞旗,左右水棚排列六桨,整齐划一飞腾于水面。而沿着主赛道两旁一字排开小龙船,如两阵之势。

由此可见在宋朝划龙舟,不詈于一次现代“文化节狂欢”。

除了龙舟竞赛,宋朝还有“演艺”龙舟,伶俐们表演各种杂剧戏曲供游者尽情观看。宋人写的竞渡诗《端午竞渡掉歌)宛如十组镜头,全面表现了端午盛大活动过程:

望湖天,望湖天,绿杨深处鼓喧喧。好是年年二三月,湖边日日看划船。斗轻烧,斗轻烧,雪中花卷掉声遥。天与玻璃三万顷,尽鼓看得几吴船。看龙舟,看龙舟,两提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样起中流。贺灵鼍。贺灵鼍。几年翠舞与珠歌。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马如龙,马如龙,飞过苏提斗健风。柳下系船青作缆,湖边荐酒碧为篇。绣周张,绣周张,楼台帘幕絮高扬。谁赋珠宫井贝阙,怀王死后去沉湘。样如飞,样如飞,水中万鼓起潜城。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建云流,建云流,土风到处总相犹。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踏青青,踏青青,西冷桥畔草连汀。扑得龙船儿一对,画栏倚遍看游人。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在当时赛龙舟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百姓说:“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据说夺锦归来,不仅会名声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

除了划龙舟,从唐朝之后还流传一种击球运动,又称马毬,类似今天的打马球。据专家考证是在唐代由面藏直接传人的,因为唐朝历代皇帝都喜欢运动,所以打马球很快便形成社会风气。由于这种体育活动可以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所以也深受少数民族的欢迎,即便是辽金时代,也是端午节重要活动。

当时打马球所用的工具是鞠杖,“长数尺”,“端如偃月”,这形状很有点像今天的冰球杆儿。具体打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毬打入共同用的网囊之中,谁入谁胜;另一种是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击,谁人得多谁胜。这个门孔的直径不超过一尺,难度非常之高。即便是现代专业运动员也难以准确命中。

同时由于骑马打球危险性大,一旦摔了极易伤人,所以在宋朝就将骑马改良为骑驴,击球对抗比输赢。百姓形象比喻为“击驴毬”。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比赛活动类似于今天的冰球,双方骑着不同花色装饰的驴子,各有朋头一名执彩画卷杖。一方用杖开球后,如球坠地,两方争抢,传给朋头。由左朋头负责攻击,击球过门入孟为胜。而右朋则阻挡不令入孟。双方互相追逐,人人乘骑精熟,驰聚如神,雅态轻盈,妍姿绰约。

当时的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小打”,队员皆为宫女,但“花装”为“男子”,骑驴。另一种是“大打”,队员皆为宦官,骑马。采用的是单门攻入式,由朋头(即队长)击毯入门。击球历代不衰,到明朝上自帝后、下至百姓无不争相观看,其疯狂追捧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足球迷。

永乐十年(公元一四一二年)北京御林军在新设的东苑球场举行马球表演,当时的中书舍人王线写《端午赐观骑射击球侍宴》一诗:

“马跨四合云雾集,骗殊落地姣龙争。彩色珠门不盈尺,巧中由来如破的。殊然一击晚光飞,平地风云轰霉禽。自矜得依意气粗,万夫夺羡声喧呼。抓金伐鼓助喜色,共害此乐人间无。”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如果觉得《吃粽子 划龙舟(打驴毬 古人过“端午节”比现在嗨的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