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冬季(这类人应该多吃百合)

2023-05-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这里的百合,不是大家熟悉的花,而是一味药材,也是一种食材,一般南方产得比较多,吃得也多,我没做过比较,但据说兰州百合口感最香糯,药效也最强。

百合色白,味甘,性微寒,吃起来有一点点苦味。一个百合拿出来看,跟大蒜有一点像,掰开来也是一瓣一瓣的。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色白入肺,甘味有补益的作用,而苦味入心,所以它对哪个脏器比较好,也就呼之欲出了,补的当然是心肺,具体来说,它的主要作用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具体来说,哪些人需要多吃百合呢?

一是阴虚火旺之人。这类人首先必定精亏血少,进而引发身体津液亏损。就像一口正在烧着的锅,明明没有加柴火,但因为里面的液体越来越少,感觉锅变得越来越热,水汽蒸腾得越来越厉害,眼看就要焦枯了。这时你抽柴火不行,因为柴火一抽,很快就熄灭了,锅就冷了,对应到人体,生命也就终止了。正确的做法是往锅里加水。怎么加水?就是吃一些滋阴的药,如生地,麦冬,玄参,枸杞,百合,山药等。前面几种是药物,需要控制,不能多吃,也不能吃的时间太长。后面几种药食同源,比较安全,多吃一些也无妨。

怎么判断自己阴虚火旺呢?阴虚火旺的人有一些特征,比如身体干瘦,面色潮红,手足心烦热,失眠,盗汗,耳鸣等。如果懂得舌诊的话,看下舌苔,是不是很红,嘴巴里比较干。如果再加上平时总觉得口渴,喝水也无济于事,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二类是情志不舒,有焦虑,抑郁,烦闷,暴躁等情绪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遇到什么事都容易往坏处想,整天心神不安,坐立不宁。晚上的睡眠也有问题,或者失眠睡不着,或者多梦易醒。现代医学可能把他们归类为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但医圣张仲景有个专门的病名来定义它:“百合病”。

为什么叫“百合病”呢?因为对付这种病,医圣开出的一张药方里,百合为主药,所以以百合来命名。《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是这样讲的:“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你看,这个病棘手吧?病人想吃又不能吃,想睡不能睡,好像有寒又没寒,好像有热又没热,吃药又吃不下,行走坐卧都不安宁。搞得很多医生见了这种病人都束手无策。其实百合病多由于外感热症后余邪未尽,损伤阴血,致使心神失养所致,或由于情志不调,七情内伤,神不守舍等引起。治疗需分别阴虚内热,痰热内扰,心肺气虚等类型辨证施治,但无论怎么辩证,百合都是主药,百合地黄汤是主方,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大家看看,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情志不舒引起的百合病,是不是都是心阴肺阴不足引起的?而这两类人,在女性身上似乎特别多见,特别是更年期妇女。很多人上了年纪后都睡不好,到处找治失眠的方法,试试这个无效,试试那个也无效,最后差不多都绝望了。何不再尝试下医圣的百合地黄汤?找个好的医生,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做些加减,只要对症了,用不了多久,困扰你很久的失眠,烦热,口干舌燥,盗汗自汗,心情烦闷等问题通通都解决了,不是很好吗?

如果不嫌麻烦的话,也可以多买点百合,自己在家炖汤喝。甜汤如百合银耳莲子汤,咸味的有百合山药排骨汤。现在正是秋天,秋高气爽,天气也马上凉爽,干燥起来了,正是补肺的好时机,多吃点白色润肺的东西,把肺阴补足了,嗓子干痒,皮肤干,眼睛干,失眠等问题也就少了。再说,百合的味道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价格也比很多昂贵的补药更平易近人吧?

如果觉得《秋冬季(这类人应该多吃百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