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生命的托付:一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故事

2023-05-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张主任,我又来咱们医院复查了,医生说结果很好,病情控制得很稳定,真是太感谢了!”10月25日,一名乳腺癌患者来到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复查时,开心地告诉放疗科副主任张瑞萍这个好消息,并表达感激之情。

距离患者第一次来到我院放疗科治疗已将近2年。此前,患者因肿瘤脊髓转移,不得不带着导尿管,坐上了轮椅。如今,患者接受治疗后,自己走进诊室复查,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满脸欣喜一扫当初的绝望。这是怎样一段心路历程?

患者58岁,2019年4月发现右乳肿物,最大直径5cm,腋窝淋巴结肿大,穿刺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免疫组化ER、PR、Her-2均为阴性,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确诊后,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并于2019年10月30日接受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两个月,患者因头痛、恶心做头颅MRI发现颅内多发转移,几十个小肿瘤弥漫全脑。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在马不停蹄的治疗过程中,肿瘤仍然在快速发展。

2019年12月31日,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我院放疗科,经过全科讨论,综合患者病情决定行全脑放疗。治疗后患者头痛、恶心症状缓解,2个月后复查MRI颅内转移灶均明显缩小。2020年3月至7月患者于我院肿瘤科接受辅助化疗6周期,后续口服希罗达维持治疗。然而命运多舛,2021年1月底,患者突发大小便失禁,伴右侧小腿及骶尾部疼痛。检查后发现腰1水平椎管内强化灶,考虑转移,于是患者坐着轮椅再次找到我们。

2021年2月15日,放疗科再次给予脊髓转移病灶放疗,后续复查中发现颅内肿瘤继续缩小,患者右侧小腿及骶尾部疼痛消失,随着病情的好转,拔除了导尿管。在后续的复查中,患者能够走进诊室,检查结果逐渐好转。在最近一次的复查中,患者脊髓内肿瘤和颅内肿瘤基本消失。

脊髓内肿瘤放疗前后对比(绿色箭头所指为病灶处)

颅内肿瘤放疗前后对比(绿色箭头所指为病灶处)

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女性第一高发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三阴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病人的15%~20%,侵袭性强,预后差,易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前两年发生转移的几率最高。对于一个三阴乳腺癌患者来说,没有靶向及内分泌治疗指征,化疗是最主要的全身治疗方法。文中的这名患者体格矮小瘦弱,出现脑转移及椎管内转移的情况下,强力的化疗估计很难耐受,局部放疗是一个绝对适应证,可以减轻症状,控制局部病灶,提高生活质量,配合全身治疗,能达到最大获益。

以往大多数人认为,晚期肿瘤就是绝症,然而随着肿瘤的规范化和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的治疗效果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每一位患者,我院放疗科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决不轻言放弃,努力为患者奏响生命的新篇章……

作者:放疗科 张军君

如果觉得《生命的托付:一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