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陷入治疗困境的患者有救了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大多数肺癌患者被确诊时就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记者近日从市三医院获悉,面对肺癌患者对生存期、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该院成立的“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已经投用。该中心将临床诊治逐渐从既往的单一学科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模式,涵盖诊断、治疗、康复三大环节,致力于让身心一体化的“治愈医疗”触手可及。

因为咳痰带血,65岁的刘爷爷来到市三医院普胸外科就诊。检查发现,他左肺肺门区长了一个直径约4.5cm的肿瘤,已经侵犯到肺动脉主干和支气管,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鳞癌,幸运的是没有发现远处脏器有转移灶。尽管如此,想要直接手术切除的风险很大,如果切除整个左肺,必将对老人家后续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大幅降低生活质量。

经过“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多学科团队的讨论,最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先行三周期的免疫联合化疗,“杀灭”一部分潜在的微转移灶和肿瘤细胞,同时使肿瘤变小,以获取小范围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根据这一方案,在新辅助治疗顺利结束复查时,刘爷爷的肿瘤已经缩小至2cm。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病变的左肺上叶,同时保留左肺下叶,以最大限度保障后续生活的质量。

在市三医院客座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资深带组主任蒋雷的指导下,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普胸外科团队为刘爷爷制定了细化的手术方案——“单孔胸腔镜下左上肺癌根治”及“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切除成型术”。这是微创手术,手术开口为4cm,一切操作都从这个入路完成,让刘爷爷受到的创伤减到最小。

近日,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这台超高难度的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4天,刘爷爷顺利拔除引流管康复出院。而更令人惊喜的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切除的病灶和淋巴结已经完全找不到肿瘤细胞,即达到了完全病理缓解。这样一来,原本已经跌入疾病治疗谷底的刘爷爷,将重获良好的治疗预后。

今年10月中旬,中华肿瘤杂志发布了中国首个《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对“多学科团队(MDT)诊疗”这一模式做了深入解析——和治疗手段、药物无关,仅仅是医院在治疗流程上的优化(MDT),就能让癌症患者的3年生存率提高近10%。

市三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该院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的投用,一个更加完善,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诊治全环节的立体式疾病管理模式已经跃然眼前,许多原本已经陷入治疗困境的中晚期复杂性肺癌患者,将通过综合治疗获得越来越好的预后。李诗敏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来源:成都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陷入治疗困境的患者有救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