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打好种业翻身仗(青岛技术攻坚有力量)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是撑起致富一方、兴业富民的生产力,是确保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安全的保障力,是民族自立、自强的重要竞争力。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打好种业翻身仗。青岛市聚焦打好种业翻身仗这一“国之大者”,调动各方力量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在“一粒种子”上下功夫、做文章、亮出青岛技术攻坚方案,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良种科技支撑,成效显著,青岛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筑牢现代种业发展之基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发挥农技推广部门、高校、院所、种业企业、农户等各方力量,扎实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摸清种质资源家底。

目前已完成全国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281份珍贵、稀有、濒危、特有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保存,发掘优异新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其中,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即将建成的中期和长期种质资源库,可储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10万份,储存年限可达30-50年。青岛海青茶种质资源圃共引进36个名优茶树品种,是目前山东地区茶种质保多、品质优、种类全的茶树活体“资源库”,进一步加强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育繁推”一体化进程

青岛市商业育种体系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持证种企达到119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家,进出口种子企业3家,具备新品种研发能力的企业已达30多家,6家种子企业获得中国种子协会信用评级。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以“青丰小麦育种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平台,加快产业布局和发展步伐,建设了青丰粮油种子产业园、蓼兰种业小镇,经过11年选育,通过省级审定小麦新品种8个,通过国家登记花生新品种6个;为提高繁育种子质量,成立了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000多户,进行良种繁育生产,年繁育小麦、花生等农作物良种近5万亩,生产良种2000余万公斤;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已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大面积推广利用,今年累计推广110多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亿多元。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提升种业产业化发展能力

整合种子育繁推等各方力量和资源,青岛市建成良种繁育基地20多万亩,其中小麦良种繁育面积10万亩,花生良种繁育面积14万亩。平度市获评国家区域性葡萄、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胶州市获评山东省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地,全市年产农作物优良品种近1亿公斤。

在满足青岛良种需求的同时销往全国各地,青岛已成为全国优质高端大白菜、花生、小麦、苹果、葡萄等重要农作物良种生产供应基地。依托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进、展示评价和示范推广,打造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点20多处,年展示评价新品种200多个,举办系列“看禾选种,助农丰收”现场观摩活动,让良种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有效解决良种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1年,青岛市农技中心和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莱西沽河街道孙家疃村联合打造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获评“首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截至目前,已完成和在研立项项目20余个,内容涉及瓜类、茄果类砧木共8大作物种类,并延伸至种子脱毒等技术领域,实现了产业链的横向扩展与纵向延伸。

中国报道网 王晨恺 通讯员丁厚冉

如果觉得《打好种业翻身仗(青岛技术攻坚有力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