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瞭望丨突破医疗时空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6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董雪袁全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集中投用的 5G 急救车,用大带宽、低时延、高稳定性的 5G 网络为医疗急救赋能。这是 5G 急救车内全景(2021 年 9 月 30 日摄) 方喆摄 / 本刊

◇截至2020年底,我国有700多家医院覆盖了5G室内网络,在此基础上有100多家医院开始开展5G应用◇“5G网络与医疗行业的结合尚处于场景定义期,现有应用不论数量还是深度都还不足以充分利用5G网络的优势,更多创新型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患者来电即可匹配最近的急救车,提前调阅健康档案;患者上车就能展开救治,其他急救医师与院内专科医生远程指导,心电、血压、血糖等信息实时传输……这样的急救“神器”已经在上海成为现实。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锋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继2018年推出第一辆5G急救车、2019年和2020年多辆5G急救车参与进博会保障工作后,近期上海集中投用了35辆5G急救车,意味着5G急救车正式批量化投入一线使用。两年多来,除了把急诊室搬入救护车,5G在医疗领域的多项应用表现亮眼:“5G+远程会诊”在我国19个省份的60多家医院上线使用;具备5G商用能力的7大类20款医疗设备陆续发布;首批涵盖30家医院的5G医疗应用优秀案例出炉。5G网络给医疗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未来还能创造哪些惊喜?智联设备:把急诊室“搬”入救护车5G急救车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打造的一款应急救护的“神器”。之所以说是“神器”,是因为5G急救车有多路车载医疗仪数据采集等功能,患者上车就相当于入院,为急救争分夺秒。在5G+AR等技术支持下,患者的影像、心电图、POCT血样分析等数据将被实时传输到医院急诊室,医生能直接问诊,还能通过语音、文字甚至在视频画面上勾画标记的方式,指导车上医护人员检查、抢救、做术前准备等。“5G技术已成为医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5G医疗专网的建设,医院的各项业务应用正趋向移动化、远程化和智能化,为医院大连接类、大流量类、高精度定位类、低时延类业务承载提供了新型基础设施支持。上海移动介绍,自2019年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快投入5G医疗广域网建设的脚步,南北两个院区均进行了5G扩展型皮基站的部署,大大小小的基站设备近千台,这让医院大部分场所实现了5G网络覆盖。5G网络连接多种医疗终端和装备。通过5G+AR等技术,各类医疗设备可以24小时在线调度,患者可以用手机实现AR智慧导航,在各个科室间寻找最近路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院在发热隔离病房、手术室和核医学科启用了5G物流配送机器人、5G消毒机器人,以便安全高效地配送医疗物资、耗材和药品,杀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我们研发的十余款医疗机器人全都搭载了5G模组。”钛米机器人创始人潘晶说,包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5G医疗机器人已在多家医院上班。远程会诊:让医疗专家近在咫尺数字听诊器采集人体心音、肺音、肠鸣音等生理音信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数字听诊中心平台,远在北京的医生据此为身在武汉新冠肺炎ICU病房的病人做病情分析。这是中日友好医院借助5G数字听诊助力武汉抗疫的场景。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移动大奖获奖名单中,中日友好医院的5G远程医疗应用获得“最佳抗疫技术创新奖”。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院已将5G数字听诊应用在科室诊疗、远程分级诊疗、重症隔离会诊等多个场景。“一方面,听诊器采集的无损音频文件需要高可靠、低时延的5G网络进行无损传输;另一方面,除音频外,平台还能提供肺音特征频谱图、波形图、3D频谱图、诊断指标表、诊断结果等呼吸健康图形化可视化文件,供医生实时诊断。”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国梁介绍说,“而普通无线网络在肺音听诊时有产生声音叠加和爆破音的情况,网络不稳定会降低医生听诊的效率和准确性。”在5G网络的支持下,该院还实现了远程可视化针刀诊疗、远程超声联合诊断和病理诊断。其中,可视化针刀超微创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体表软组织病变和一些脊柱疾病,利用5G网络,专家可以远程实时指导数千公里以外的基层医生进行可视化针刀微创治疗。在远程超声联合诊断中,超声专家可以利用高清音视频系统,与下级医院医生和患者实时沟通,同时移动操控杆控制下级医院的超声机械臂进行超声检查。在远程病理诊断中,一般病患躺在手术台上的情况下,要求半小时内给出诊断结果,而一张标准病理切片扫描产生的图片大小约2GB至3GB,用传统的网络传输速度慢,严重影响诊断。5G网络可以实现数字病理切片快速上传,进而利用边缘计算等技术进行AI辅助诊断。5G+设备+医生,大大缩小了医院诊疗的时空限制,让看病越来越便捷高效。智能移动问诊就医华为5G医疗行业专家王越琴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有700多家医院覆盖了5G室内网络,在此基础上有100多家医院开始开展5G应用,除了智联设备、远程诊疗,常规应用已经融入医院日常之中。——移动查房,通过一体化移动查房机,专家不用出现在现场也可以与患者进行实时交流,实现远程高清查房,提高医疗查房效率。——远程监护,对于术后患者和突发性疾病患者,用5G网络将其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并且具备智能预警功能。——后勤管理,实现医疗设备无线化、位置精准化,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同时可实现工作人员精准定位管理,患者和婴儿的电子围栏设定及位置管理。——VR示教,医院除了正常的诊疗外,还有一部分教学工作,用5G+AR或VR的手段可以让受教者体验真实手术场景。例如在培训医院普外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疗技术人员时,手术室内的医生是录制端,受教者作为接收端,头戴VR眼镜沉浸式全景观看医生实时手术,如同亲手“操刀”。另外,在提升医疗急救效率和质量方面,5G也有进一步施展的空间。张志锋以5G急救车为例解释说,目前车载医疗设备品类还较少,有的设备未搭载5G模组,有的设备尚未开放数据接口。伴随车载医疗设备的创新和丰富,小型化的超声等更多设备很可能会走进急救车,未来的5G急救车将更加接近小型移动式医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强认为,可借助5G技术,开发养老院的智能健康管理。可采用传感网络、云计算、医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以养老院实际管理和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成熟完善的养老院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日常基本信息管理、老人安全监护、老人健康监护、老人外出看护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参与采写:李松)

如果觉得《瞭望丨突破医疗时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