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熊正根紫砂艺术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宜兴,被称为陶都,紫砂之乡。几千年的制陶史,留下了丰富的紫砂陶作品,能人巧匠灿若星河。江苏省轻工十大工匠(大国工匠)、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熊正根老师,就是这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用自己的勤奋与天赋创作许多紫砂精品,书写了属于他的紫砂情怀。

熊正根老师·作品《君子壶》

知识,永远学无止境,唯有进步方可立足

在制壶的创作中,埋头苦干永远只是在起点徘徊,虽有名师指点,如果不能突破创新,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一把传承后世的佳作。为了提升自己的自身素养和开拓思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清华大学“人文陶瓷艺术研修班”的一员,在学习深造过程中,使他在陶瓷设计理论方面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天赋加勤奋,再加上吸纳了高等学府的正规化理论,作品受到清华大学教授的指导,简洁干练...从那以后,他在紫砂艺术领域里自由地驰骋,在学习的过程中创作出许多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紫砂壶精品,更是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江苏工艺美术“艺博杯”等大赛的多项金奖。

匠人之途,是一条心无旁骛的道路,也是一场孤独且单调的长途旅行

中国的“圆”字很有意思,圆满、完美,一直是中国人所崇尚的图腾,在多年的创作中,他努力使圆器壶型达到线条流畅、珠圆玉润。风华正茂的他不时感叹:回忆自己做壶的历程,熊正根老师说“二十多少岁的时候太年轻,家里条件不好,真的很苦,为了生活,却又必须坚持、再坚持...”学一项技艺,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岁月里这一块泥土的芬芳,汇聚了人生大把的生存智慧。

“匠心筑就紫砂梦”多年努力,终获丰收!

从艺多年,是金子总会发光,他在行业中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他的紫砂作品集也得到了全江苏省陶瓷行业的权威机构,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丁全炳亲会长亲自题写序言。

《礼记·大学》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纵观紫砂手艺的格局,人们大多喜欢用“格物”来形容做壶这件事,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呢。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熊正根受到老师们的耳濡目染,而后又用数十年的时间来研习紫砂创作,延续着一代代紫砂人勤恳又低调的品质。个人认为熊老师是很符合“格物”知至而后意诚的真实写照。

熊正根老师为壶友收藏的《君子壶》在写保真证书

熊老师是一个简单的、为人耿直的性情中人,这种性格的特点他的紫砂壶创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君子壶就是简单经典,精选原矿黑金砂纯手工制作而成,壶型简单明了,整把壶由上往下,壶身逐渐向里微凹出曲面,壶盖平整,犹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此君子壶于端庄典雅之中呈现出古代文人最为推崇的君子气息。

在紫砂创作的路上,熊老师每把壶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经常是做到凌晨,每一件作品都是精益求精的成果,追求心手合一的境界,每把都是有“灵魂”的壶。

创办纯手工紫砂创作基地——华博紫砂园,传扬紫砂非遗文化、匠人精神

熊正根主创的“华博紫砂园”,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砌墙的砖、铺地的石、房上的瓦、木料都是本人精心挑选后用于紫砂园的建设,紫砂园的纯手工制壶的老师在熊正根老师的带领下,对壶艺精益求精,守正创新,所做的作品得到了壶友的一致好评...

同时,汇集了33位有职称的优秀紫砂艺师在一起报团取暖,在华博紫砂园经常探讨制壶技艺、研究创新紫砂作品,这是一支充满生机活力、奋发进取、团结合作,坚持传统又充满创新精神、思维活跃超前的年轻优秀团队。

如果觉得《熊正根紫砂艺术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